
2012年2月11日下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委员联组会议。农工组政协委员田玉岭围绕“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主题作了题为“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的发言。
当田玉岭发言说到灰霾天气对身体的危害后,出席会议的副省长徐鸣详细地询问了这些数据的来源。当田玉岭提出十六条有关防控可吸入颗粒物的对策后,副省长徐鸣又当即表示:“田医生那个稿子最好复印给我,我们一起来宣传危害。”
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的发言来自农工党江苏省委提交到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集体提案。田玉岭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发言中加入了经过自身调研和查找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她提到,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不断超标,导致频繁出现灰霾天气。颗粒物粒径越小吸附的有害物质越多,特别是粒径在PM 2.5微米及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吸附了大量的有害物质,所以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造成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机车污染等几个方面。随着可吸入颗粒物持续超标,呼吸道疾病高发,2010年南京市前十位死因里,恶性肿瘤排名第二,其中肺癌占肿瘤死因的首位,占22.19%。显然,肺癌已成为公众的“头号癌症杀手”,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已迫在眉睫。
田玉岭提出,要切实降低PM2.5,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市民的危害,就要首先从修订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开始。目前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1996年制定的,已经有了滞后性。建议江苏率先制定环境空气质量的地方标准,增加包括PM2.5在内的多项指标。此外,她还提出了有关建立气溶胶、大气能见度、灰霾综合观测网,增加观测点;建立灰霾天气预测与动态控制排污相结合的决策系统 ;减少机动车排放;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建立扬尘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增加城市绿化,减少裸土,吸烟除尘;加强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工作;出台有关规定,禁止硒鼓加粉及反复使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等十六条防控可吸入颗粒物的建议。

徐鸣(右三)记下田玉岭的电话
田玉岭的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会议结束后,徐鸣副省长还亲自走向田玉岭委员,向他继续了解有关发言的其他内容,并拿出手机记录下了田玉岭委员的电话,希望就有关数据和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省委领导心系民生,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姿态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