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1938年3月1日在在汉口璇宫饭店召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配合中共“逼蒋抗日”的方针,得以公开活动的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于7月10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实现民主政治、武装民众抗日、释放除汉奸以外的一切政治犯等八项政治主张。领导人及华北、华东的许多干部和成员年底在武汉成立“临时工作组”,统一全党认识,以发挥在抗战时期的作用。
下图为1937年7月7日军炮轰卢沟桥。
下图为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政治主张:配合中共“逼蒋抗日”方针,提出实行全民的全面的抗战,坚持长期的持久的抗战,改革政治,实行民主,改善人民生活,加强民族团结。
会议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推举章伯钧为总联络人,通过了《抗战时期人民自卫武装组织条例》。
创办了中央机关报《前进日报》,继续出版《抗战行动》。1945年2月,在重庆创办中央机关刊物《中华论坛》半月刊。
毛泽东赠施方白先生的题词(1938.5)。
滇缅公路(1938年12月全线通车)
下图:李温平(中)与美国将军薛德乐(右)1944年在惠通桥头视察。
1939年1月,声讨汪精卫通敌卖国。
1940年解委会中执委 、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季方(右三)与陈丕显(右一)、钟期光(右二)、管文蔚(右五)等在苏中解放区。
解委会中执委季方在苏中抗日烽火中,实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三阳镇烈士墓,季方纪念室(下图房屋左半边)。
1940年10月陈毅请季方出面,以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的身份,在掘港镇召开江苏省第四区党政军负责人会议,成立第四区抗日游击指挥部,季方任指挥。
解委会中执委季方(右上)在苏中抗日烽火中(实拍于江苏盐城市“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
整党(1940年)誓词中规定三大目标:完成民族解放,实现民主政治,争取社会主义前途。
两党重庆曾家岩会谈
1941年1月中旬,章伯钧、丘哲代表解委会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在重庆曾家岩50号举行正式会谈。向中共表示了合作的诚意,并要求中共对解委会的纲领、组织和宣传,及经济上给予援助。周恩来表示“极端赞成”。
同年1月25日周恩来向中共中央报告说,第三党近因当局之压迫,日渐左倾,与我们建立了更密切之合作。
曾家岩周公馆。
参加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特园秘密召开成立大会。我解委会领导人章伯钧、丘哲入选由13人组成的中执委,章伯钧当选中常委,并担任组织部长。组成同盟的成员俗称有“三党三派”。由于解委会历史较长,有一定社会联 系,有一定组织基础和干部班底,因此在中共帮助下,在同盟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下图右起:章伯钧、史良、左舜生、张澜、沈钧儒、罗隆基。
1945年7月1日章伯钧(右四)等六位国民参政会代表,为商谈国共两党共建和平而飞抵延安,受到毛泽东(右一)朱德(左三),周恩来(左二)王若飞(左一)等中共领导人欢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