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2年6月2日在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
周健民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我受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的五年,是江苏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五年,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这五年,也是农工党江苏省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五年,在中共江苏省委和农工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中共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农工党省委始终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省党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参政为民,服务科学发展
过去五年,省委不断增强参政议政能力,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调查研究,认真建言献策,努力提升参政议政工作科学化水平。
1、参政议政喜结硕果
五年来,省委紧紧围绕中共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参政议政,主要领导参加中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47次,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重要文件制订,以及重要人事安排等,坦诚发表意见建议。五年来,省委依托人民政协工作平台,以大会发言和提案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共向省政协会议提交大会发言13件、集体提案84件,委员个人提案237件。其中6件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25件被列为重点提案,14件被评为优秀提案,9件得到中共省委领导批示,有效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少提案和建议得到积极采纳和有效落实。例如:2008年《关于实施“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建议》被列为省政协主席督办提案,经督办,省财政拨出专项培训资金2100万元,对全省32,859名基层农技人员实施轮训,对培养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所需的农技推广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关于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试点工作的建议》,直接促成了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颁布,《人民政协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2011、2012年《关于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关于切实转变可吸入颗粒物的持续恶化状况的建议》均被列为当年度唯一的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并被省政协列为专题民主监督的议题。省政府领导表示要全力以赴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江苏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百姓看到更多的蓝天,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省委每年还向我党中央提供10余篇全国政协提案资料,其中《关于洗涤剂禁磷急需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建议》被列为2009年全国政协6件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2、调研工作重点突出
省委坚持把开展专题调研作为重要履职内容,充分发挥本党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才优势,以“选题系列化、课题细分化、调研立体化”为工作思路,五年来,精心确定选题,围绕推进沿海开发开放、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专题,主要领导和专职领导主持调研,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就生态环保这一主题,省委先后针对水资源保护、改善南水北调水质、我省环保产业发展、土壤环境健康、空气污染防治等宏观课题,以及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适用技术、改变污染企业与居民区混杂状况、城镇排水清污分流、城市垃圾处理、环保的公众参与等具体环保工作,分别作了调研。2009年围绕我省科技创新、文化事业建设等工作,省委相继实施了“增强我省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民工就业创业”和“推动我省生物制药创新”等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受到中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五年来,省委还积极配合我党中央在江苏开展“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配置”、“支持连云港设立保税港区”、等专题考察调研,并提供了翔实的调研素材和资料,所形成的我党中央报送稿,直接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3、信息工作成效显著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反映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的直通车,能为中共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五年来,省委重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采取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工作网络、拓宽信息渠道等办法,积极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省委密切关注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报送相关信息28篇,《关于留取地震遇难者生物样本的建议》等5篇被我党中央采用并报送全国政协;2009年针对“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增长”这一重点,省委上报了《扩大内需需要增强广大群众的预期信心》等信息60余条(篇);2010年的建议《把环保产业作为实施我省“三大计划”突破口》被中共省委办公厅《信息快报》登载,引起中共盐城市委主要领导的关注,专程邀请省委赴盐城环保产业园区调研并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五年来,省委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129篇(条),被采用491篇(条),其中,全国政协采用35篇,5篇得到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4篇被评为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在农工党中央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比中,省委每年都名列前茅,连续五年被授予“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30多人(次)被表彰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在中共省委统战部五年的信息工作评比中,省委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4、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五年来,省委不断完善和创新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构建了能有效整合省和地方组织资源和力量的参政议政工作网,先后探索建立了调研课题申报制度、省直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划片联系基层制度、省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和省直基层组织特约信息员制度等。2009年《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关于申报调研课题的试行办法》出台以来,各方累计向省委申报课题447项,立项课题188个,很多成果被确定为省政协常委会、全委会、主席协商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划片联系基层制度在省直实施以来,促进了双方的互动,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更好地倾听和反映基层党员的心声和意见,提高了省直“参政议政月”活动的质量。省委还重视发挥党外人才作用,在承办的我党中央第三届土壤与环境健康高峰论坛,以及沿海滩涂开发、公立医院改革、土壤环境安全、医卫体制改革、城市垃圾再资源化、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等重大调研活动中,省委主动联系和邀请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调研,推动了省委与各有关方面人士的联系,增强了调研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建言献策水平。
二、加强思想建设,巩固政治基础
省委牢牢把握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方向,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核心任务,不断丰富和深化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探索和挖掘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的机制和资源,不断提高和拓展加强社会宣传的能力和载体,为有效提升全省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构筑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开展主题活动,增强整体素质
五年来,省委围绕参政党建设目标,把“以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两大活动的主题贯穿到思想建设各项工作中,深入引导,扎实推进。
以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认识。发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统一战线100个由来》、《万水朝东——中国政党制度全景》、《中国农工民主党》等多种辅导材料,采取各个层面集中学、交流体会启发学、邀请专家辅导学、参观考察实地学等灵活方式,组织和举办辅导会、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知识竞答、读书征文、参观考察等学习交流活动 134 场次,学习成效显著。
以丰富有效的纪念活动凝聚力量。省委以重大活动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寓教于行的宣传纪念活动。如,2008年农工党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我省召开之际,举行了我党中央领导及全国各省、市级组织及在宁党员代表数百人参加的邓演达烈士铜像落成暨党史教育基地揭牌典礼;2010年农工党成立80周年之际,策划了兴建季方史料陈列馆、设立省委机关“党史教育长廊”、拍摄影片《铁血丹心——邓演达》、组建“重温党史·参政履职”宣讲团等12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纪念活动,其中《前进论坛》党史知识竞赛党员参与率达64%;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了专题座谈,参加了省各民主党派“同心颂”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同年邓演达烈士殉难80周年,举行了雨花台烈士纪念新馆“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重新挂牌仪式,举办了“以身殉志,不亦伟乎”邓演达烈士图片展。在农工党中央领导班子成员来南京集体拜谒邓演达烈士墓、瞻仰邓演达烈士殉难处期间,省委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细致服务,全力确保了这次我党历史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谒墓活动的顺利举办,受到中央高度肯定。全体省委常委也参加了这次难得的重大纪念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的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