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通讯员 董光功(武进)
去年秋冬至今,禽类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肆虐欧亚局部地区,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引起世人极大重视。在震惊之余,人们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活动是否也应产生一些反思?芽
鸡是人类最早从远古时代就逐渐驯化为家庭饲养的动物之一,人类利用鸡是为了它们的肉和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能摆上人们餐桌的鸡肉仍属稀贵物,那时鸡肉的来源主要是来自独立的农户饲养或鸡蛋厂里淘汰的公鸡类。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和工业高速发展,发达国家首先把鸡肉和鸡蛋的生产逐步演变为按照标准程序化生产的产品,每年生产出几十亿只肉鸡供人类屠杀享用。
原先在自然环境可以自由走动的鸡类被强制关起来,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大量产蛋,用巨型电动孵化箱自动孵化出小鸡,然后把成千上万的小鸡关在长长的、没有窗子的像工厂一样的鸡棚里。在鸡棚内,如追求最大效益的工业产品相似,最大限度地降本求效。人工控制灯光、温度等环境,改变鸡的作息时间,让鸡吃最少的饲料而又能长得最快。饲料与水由送料斗自动喂食,让它们不断地吃和睡,促使其快速增长。
由于鸡棚内拥挤、黑暗,在密集、闷热的情况下禽类烦闷,很容易发生啄毛甚至互咬互吃的严重恶习。因此养鸡业盛行断喙法,用一种特制器材热刀把小鸡的嘴切断,由于操作速度非常快,有时会对小鸡的角质、骨质神经造成严重伤害。鸡棚是封闭式,没有窗子,完全靠人工通风,充满粪便和垫料令人窒息的氨气味。在长期拥挤、无窗、充斥气味的鸡棚里,小鸡囚禁着被迫“超荷”快速成长。鸡的自然寿龄是七年,但是肉鸡七个星期就被上市屠杀掉。在七个星期内,小鸡的体重被强制增加50至60倍.……因为鸡被催发得太厉害,致使它们身体结构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肉鸡饲养场中各种禽类流行疾病蔓延,因而经常超剂量使用各类克流类药物,使禽类病毒的抗药性和禽类病毒的变种可能性大大增加!
187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意大利的养鸡场首次大爆发,让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侵袭整个世界,特别从上世纪90年代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爆发日益频繁,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1997年,中国香港地区出现的禽流感病例,除导致大批家禽死亡外,这种历来只威胁家禽生命的病毒开始出现变异,能够传染给哺乳动物甚至人类。香港一名3岁男童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案例。随后几个月中,又有6人死于H5N1禽流感病毒。为了阻止禽流感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2003年,荷兰东部爆发H7N7型禽流感病毒,也有一人感染病毒死亡,这次共宰杀1800多万只病鸡。此后,H7N7型禽流感病毒开始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A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的,而人是对其中H1和H3型最易感的。
对人类来说,禽流感比非典具有更大的威胁性,因为禽流感病毒变异后与人类病毒重组,很可能变成人与人传播的普通人类流感病毒,而人类对新的流感病毒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其次,如果禽流感病毒变异为人类流感病毒后将远远比非典更具传染性,非典病毒通常在近距离接触时才会被传染。而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迅速传播,其传播速度将大大超过非典。2003年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人感染非典病毒,700多人死亡,病死率为9%;而截至2005年10月,在越南计有92人患禽流感,其中42人死亡,病死率超过45%。目前,世界各国卫生组织都加快研制人用禽流感疫苗的速度,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病毒变异和复制的速度将是远远高于人类研制疫苗的速度的,我们难道不应该从尊重大自然和谐和关爱动物生存条件的角度去反思一下人类发展活动的文明和理智吗?人类社会进步要建立完善一个讲求关爱的社会,这个关爱囊括了对大自然和谐的关爱,对各种动物——地球上人类朋友的关爱,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最起码的出发点,如果一味地放纵人们追求利益的私欲无限制膨胀下去,最终结果是只会导致人类自己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