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茂根 (张家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典戏曲如何传承与创新,这给戏曲工作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省锡剧团整理改编的《玉蜻蜓》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主题更鲜明,情节更简洁,人物更集中,唱腔更经典,演出以后果然大放异彩,令人耳目一新。
一、剧本改得好,主题鲜明,简洁大气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新版《玉蜻蜓》删繁就简,传承出新,让人感悟到古典戏曲的神奇韵味。
《玉》剧把爱情、婚姻纠葛作为基本矛盾,紧紧围绕“玉蜻蜓”这一信物巧妙安排并揭示人们相互间存在的冲突,环环紧扣,合情合理,引人入胜。例如: 申贵升:游庵定情——受惊夭亡(留玉蜻蜓为信)
智 贞:申府探病——互诉衷肠(想玉蜻蜓成双)
元 宰:庵堂认母——更姓归宗(凭玉蜻蜓为证)
《玉》剧的人物语言通俗,妙语双关,幽默风趣,令人回味无穷。如对尼姑智贞的贬褒称呼:俏尼、贫尼、妖尼、薄命等,很能体现人物间的爱憎感情。“令堂”、“萱堂”、“南柯一梦”、“空谷足音”、“沧海一粟”、“立地成佛”都很文雅。还有不少幽默含蓄的双关语、潜台词,例如:“苦梅结子娘辛苦”、“吃了爹爹猪苦胆”、“怎可向黄连树上动干戈”、“嫁出女儿泼出水”、“你的心肠为何这样软”等都有深刻寓意。
二、唱腔优美,经典唱段,脍炙人口
“戏曲”既要有戏又要有曲,若失之偏颇很难收到完美的艺术效果。《玉》剧以苏南民间流行的大陆调、铃铃调和簧调为主,间以过门抒情小曲,随着剧情发展,有时欢快流畅,有时催人泪下,以声表情,声情并茂,符合人物性格特点。例如:每场幕前合(独)唱预告内容,音乐简洁明快,前后曲调基本一致,观众听得声声入耳。几处经典唱段以情带声,娓娓动听。如智贞申府探病,姐妹对唱,互诉衷肠,曲调和谐悦耳,如同一人吟唱,观众听了妙不可言。又如,智贞“劝娘娘莫伤心”的大段唱腔,设计很见功底,三个层面时起时伏,唱腔哀婉柔肠,字字血声声泪,如诉如泣,感人肺腑。一位正直善良又敢于自我牺牲的贤妻良母形象,博得广大观众的同情和赞扬。当智贞忍泪闯南壕,看到“家丁个个手叉腰”时的小曲却另有一番韵味,既深沉又婉转,烘托环境的险恶,把故事引到吉凶难测的境地,也表达她不惜一死的决心。再如在庵堂认母戏中,徐元宰“亲娘,亲娘——”一声高亢激越的长唱腔,以声传情,撕心裂肺,催人泪下,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再加纵身一跳,跪地而行,母子相拥,泣不成声,把剧情推向最高潮。
三、舞美设计,色彩鲜明,亮丽诱人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舞台布景、人物服饰都要为剧本内容创造良好氛围。《玉》剧舞台布景突出四大场景:厅堂受训,庙堂定情,庵堂认母及忠恕堂归宗。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这也是该剧一大特点。
人物衣饰各有特点,许多角色同时出现,像一幅五彩油画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两处细节设计颇具匠心,如申大娘生病时,彩服不变,只在头饰蒙上一层青纱;她哭灵时,仅在头饰蒙上一层白纱。既省力又增色,霞光异彩赏心悦目。时代不同了,戏服也要改。
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容逼真
剧作、音乐、舞美设计和演唱各有所长,只有同心协力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才能深受群众欢迎。《玉》剧中的众多青年演员扮相好,嗓音好,素质好,演技好,他们以真情实感进入角色,同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这是该剧成功的主要原因。
智贞清丽俊美,天真无邪,仁慈善良,能歌善舞,进入角色非常认真,以情带声,催人泪下。申大娘扮相漂亮,吐字清楚,喜怒哀乐,刚柔相济。老王定戏虽不多,但很关键,他一出场能转变剧情,扭转乾坤,声腔表演十分到位,深受观众喜爱。徐元宰的最大特点是以真情演唱,进入角色真切感人,扮相漂亮,嗓音甜润,高音清亮,低音深沉,口齿清晰,朴实无华,有磁性有力度,穿透力强,唱念做打样样精通。优秀青年演员周东亮是江苏锡剧史上少有的金嗓子,不愧为有“顶梁柱”和“锡剧王子”的美誉。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永恒的传承和创新,才能永葆青春,而省锡的后起之秀层出不穷,“青出于蓝胜于蓝”。是江南水乡培育了锡剧这朵奇葩,是剧作家和艺术家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它。
愿省锡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