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茂 黄 敏 (扬州)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一是职教体系基本完善;二是办学质量逐年提升;三是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但在深入调研过程中,我们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技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它直接导致了职校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不仅如此,由于教育体制、社会舆论、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这些文化素质差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也相应地较差。
2.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问题,职校生虽然毕业后能较快地找到工作,但部分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时间不长,这就对职教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职教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一些职校的专业设置,尤其是实践课与企业生产缺乏必要的 联系,导致职校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一时难以适应厂方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在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市场有待挖掘、开拓。
为确保职教事业健康发展,扬州市委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职教事业。职教事业应“以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水平。各职业技术学校应切实转变指导思想,把主攻目标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要苦练内功,争创品牌,抢抓机遇,提升层次,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生源大战和突出的就业矛盾。
二、加强职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职校要把与企业的合作看作自己的根据地建设。在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多技术支撑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可度,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三、尽快实行“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针对职业学校常常分属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企业管理的现实,为有利于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应强化政府在发展职教方面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作用。应通过“职校校长联席会议”走活地方职业技术教育一盘棋。各职教主管部门既是相对独立、可自由发展的一粒棋子,又必须按规则行事服从事业整个棋局。“联席会议”的具体制度和运作方式,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各有关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制定。总而言之,它是个务实平台,既能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行为,又能解决职教事业发展中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
四、加紧建成地方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型人才紧缺,迫切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以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载体。实训基地是职教投入需求最大的项目,单靠一家的力量明显不足。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集中多家职校已有的力量,加上上级的多方扶持,再适当引入民资,建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公共实训基地,为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五、多管齐下应对生源与就业问题的挑战。首先要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范围,把目光转向部分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并通过宣传和到外地联合办学等手段吸引外地学生。其次,加强在职培训,开拓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在密切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以拓展本地就业市场,提高职校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优秀技术人才。再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可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也不失为应对职校生源短缺的有效举措。另外,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必要时为其提供“回炉”培训,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