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蔡起钧 (南通)
丙戌年初冬,农工党南通市厂企支部一行12人,参观了位于张家港市的德浩机械股份公司。在这里,我们目睹耳闻了感人至深的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
张家港,昔日的沙州,一片广袤的平原,几乎不见一幢楼房。20多年来,张家港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张家港精神”其言不虚,张德吾便是港城青年企业家。他慧眼相中南通机床厂的机械贤才王志国,盛邀这位高级工程师南下办厂。人们常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此言可信也。年过半百的王志国跨过长江,从此在德浩厂内,每天都见到他的身影。张德吾得其智者相助,经过几年的打磨,他的企业成功了,张厂长对王志国推崇备至,他说:“是王志国的特立奇功造就了今日的德浩机械厂。”
时下,引进外资建立跨国公司已成主流。国人对经济开发区可谓仰之弥高。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赞美声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外资技术大多是国际上二、三流已过时的技术。在开发高新技术的大旗下,国人满足并依赖国外的现成技术,真正技术创新的含量甚微。电脑针织横机,在上世纪90年代由德国、日本率先制造。这一上游技术环节,外商还舍不得抛向世界上最大针纺行业所在地——中国,他们想赚取我们更多的利润。“拚命三郎”王志国憋着一股劲,瞄准国内尚未开发的针织横机,他们以“研制针织横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没有科技资料,没有攻关智囊团,没有先进机械设备,没有丰厚物质条件,对于王志国而言,只有敢于与外商比肩的志气,只有攻克难关的韧劲,只有横扫鬼魅的正气,只有打拚闯天下的豪迈。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功到垂成。彻夜熬战后的王志国,并未忘记自己身为农工党厂企支部主任的责任,他回到南通向我们讲述开发针织横机的日日夜夜,他累了身心、伤了筋骨、瘦了脸颊,但见他傲然特立。他不负其名:志国,有志于国家也。王志国说:“坚持技术创新才有生路,才有出路。”
德浩机械厂,一个不到百人的乡镇企业,我们驱车来到这里,大门朴素无华,风貌自然整洁。然与此相比,许多工厂、各级行政办公大楼,贪大求阔,不惜重金打扮得何其豪华!德浩厂却没有一间有气派的现代办公房。走入车间,张厂长指着一台器械对我们说:这是我们厂最值钱的。把钱用在刀刃上,在此得到最生动地体现。他们从未借贷,不依靠外援,更不用说外资。小投入、大产出、大回报的创业之风,让乌黑锃亮的针织横机,飘落在我们的中华大地。
在我们的一片赞许声里,王志国谦虚地说:“我们只是看准了这块空白之地……”
然而,胆识是多么罕有的品质啊!创新与自强的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