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孙世钊) 提案的质量来源于调查研究的深入,而调查研究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贯穿于提案从酝酿、定题、调研、论证、提交、办理的整个过程。无锡市委的做法是:
1. 依靠两个积极性,发挥群体功能。首先是骨干队伍的积极性。主要是依靠常委和老同志、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职和各类“特约员”的党员、各工作委员会等四个方面的力量。倚重他们熟悉情况、资料充分、敏感性强、说话有影响的特点,建立紧密的联系,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征询提案的意见和建议,并上升为市委集体提案的内容和材料。
其次是利用有效载体,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我们主要做法一是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党员的参政热情;二是通过社情民意的征集,转化为提案。
2. 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与办案单位交流。近年来,市委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市委与各工作委员会的结合。每年部署全年工作时,把政协提案工作列为目标管理的主要项目之一,并由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具体落实,其他工作委员会共同参与。二是工作委员会与基层支部及党员相结合。其一是根据提案的要求,在明确工作委员会内部分工的同时,吸收对课题有专长的党员参加调研;其二是在完成市委确定的重点提案调研的同时,广泛发动基层支部及党员独立或联合展开多方位、多层次的调研,为集体提案的内容拓宽了思路和渠道。三是调研小组与调查单位相结合。与办理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是使提案取得效果的重要一环。我们认为,提案的实质是帮助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对有关部门确实需要解决而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案的形式向上级部门提出。这是密切双方关系的一个途径。
抓住四个环节:其一,宏观着眼抓选题。首先,我们坚持立足全局、围绕中心选题,强调针对性,克服随意性,避免一般性。其次是考虑前瞻性,用发展的眼光选题。近年来,我们坚持群体作用的发挥。群体选题扩大了调研的范围,提案调研内容从卫生、教育等扩大到城建规划、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使平时相对薄弱的一些领域得以加强。
其二,微观入手抓调研。一旦确定了提案课题,市委一是组织力量,确定课题负责人,并明确指导思想、目的和要求,制定调研计划,确定方法、步骤,做到目的明确,实施有序。调研中注意点面结合,做到两个“直接”、一个“结合”,即直接面向群众听取反映,直接面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听取意见,并使两者结合起来,使所提建议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注重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
其三,依靠专家抓论证。主要听取两方面的意见:一是党员中专家的意见;二是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从众多的问题中抽象出主要问题,提出真知灼见,使意见建议更具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其四,对口交流抓效果。这是体现提案得以转化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坚持与市卫生局、药监局、教育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对口交流已形成制度,并日趋规范,做到了“两头热”。主要形式有:邀请有关部门和单位举行对口交流会,互通情况,共商改革和发展大计;参加市政协等组织的视察、监督活动,发挥本党的优势,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集体提案的办理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通过社情民意的渠道,及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映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较为扎实的调研,我们的提案取得成效比较明显,不仅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而且得到了市民的赞扬。市委把群众的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为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献计献策,发挥了参政党职能作用。一线有两端,意见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固然反映了建议的价值,而群众的认可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工作业绩,这是值得欣慰的。《人民政协报》2006年11月22日以《情为民生献良策——农工党无锡市委履职为民赢赞誉》为题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