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苏 星 (苏州)
近日,我参观了新加坡最好的一所中学——莱佛士书院。这是一所男校,创建于1823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当年,托马司·史坦福莱佛士爵士曾郑重地宣布:“如同我毅然地授予这块土地以生机活力一样,我也将倾注于一部分精神与灵魂于这个书院。”近两个世纪以来,书院培养了两位总理、三位总统(李光耀、吴作栋、黄金辉以及李玉全等)。这所中学被誉为“领袖学校”或“培养领袖的摇篮”。
如今在校生共1750名。到国外的中国人习惯将国外与国内进行物质条件比较,我认为这种比较法不完全可取。莱佛士书院的蓝兰顺先生说:我把工作当作一种荣誉,我很愉快。蓝先生不仅如是说,而且他的实际工作更使我感到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他勤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后来,听他的同事说,蓝先生对他的学生充满爱心。另外,韦凌女士的工作也给我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兢兢业业,热情周到,坦诚待人。莱佛士书院的王校长、罗校长、林主任等领导人的谈话向我们道出了一所百年老校的荣耀,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莱佛士五大家族的育人形式,既将书院百余年办学思想发扬光大,也让历史的凝重感给每一位莱佛士学子以责任在肩、负重向上的原动力。莱佛士书院的教育管理还有待于研究、借鉴。
中国也有许多百年名校,也有各自的辉煌和骄傲。无论参观何国何校,都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该是井底之蛙。只有有了民族性,才会有世界性。莱佛士书院是精英书院,它既有历史的高起点,也有现代和未来的巨大压力。
参观之日下午,我们和莱佛士书院的四名学生举行座谈。莱佛士学生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些情感溢于言表。学生们与学校有着难以解割的情结。学校就像一座熔炉,每一名学生进入学校,很快就熔入一体,然后,再出炉煅造成各种模块。学生只以己校为荣,但也应该了解其它学校,不可一孔之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欲穷千里目,应更上一层搂。莱佛士应该为自己骄傲,莱佛士也应该走出莱佛士。莱佛士的教师是长流水,教师很少会在莱佛士书院呆上三年五载的,教师进进出出,使莱佛士如一股活水,流水不腐,长流常新,学校发展需要这样做。莱佛士造就了领袖、培养了名师;领袖、名师滋润着莱佛士这棵参天大树;领袖、部长、学者、名流为莱佛士镀金镶玉。
观花式地看了莱佛士的教育,我的教育理念更加坚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身心愉悦,从善向上,仁义孝道,诚信致用,积极进取,发展个性,全面推进。学成以后报效父母、建设祖国、壮大民族、服务世界。教育是件乐事、善事,而我们的教育现状却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使中国的莘莘学子发育不全,苦不堪言,高额学资令工薪平民节衣缩食,难以支付。最苦的是双下岗之家演绎着为了孩子读书卖血、讨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教育不该是功利性的。如果千家万户的黎民百姓倾其所有,供其子女上学读书仅仅为孩子的未来有个一官半职,营造起个人的安乐窝,这样的教育令人痛心;如果受教育的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仅仅为着考高分上名校,而埋头于书本,自私自利,不问家事国事,于人于家于国冷漠无情,这是畸形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失败,这是民族的悲剧。希望中国的教育不要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