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亚非 (南京)
近年来,提案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委、政府、政协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对提案工作、特别是对提案"共性"问题的研究可谓深刻到位,见地颇深。但提案与提案不尽相同,仅就提案编撰提交者的身份不同而言,可有民主党派、团体和各界别组织、专委会提交的"集体提案"与政协委员提交的"委员提案"之分。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凝结着民主党派成员的集体智慧,一般具有选题重大、数据翔实、建议具体、社会代表性广泛的特点。本文拟以长期实践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实际,在提案"共性"中进一步探寻思考民主党派集体提案的"个性"问题,以期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撰写出能体现民主党派整体水平的高质量集体提案。
一、民主党派集体提案面临的现实状况和问题
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因其独特的视角和优势及相对较高的质量而受到各界尊重和重视。近年来,民主党派对集体提案的撰写提交慎之又慎,各级政协对集体提案的立案审查严之又严,各级政府部门对集体提案的交办、办理认真答复,积极采纳。党派集体提案对推进政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践中,集体提案也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集体智慧体现不够
在党派集体提案形成过程中,凡经过精心而规范调研、多次集体讨论后撰就的,质量则较高;凡由专家个人直接起草,而未经过集体反复论证的提案,就容易产生"偏见",质量有时并"不可靠"。
(二)选题难度越来越大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各界群众对国计民生更加关注,参政议政热情更为高涨,水平也不断提高。他们视党派集体提案为自身的"话语权",竭力表达自身的诉求。他们希望的提案选题,更多地关注民生和涉及切身利益的地方改革,希望政府重视和解决本应尽快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又代表参政党的"声音",应更多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选题立意,因此,提案选题就必须全面兼顾;其二,集体提案要在所选课题的客观性,前瞻性和所提建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上有更高要求。其三,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均希望得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有关专委会的督办,但目前的现状是,那些受到督办的提案往往是"易办"和"见效快"的。因此,从办理效果看,提案选题必须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好办与难办"、"急办与缓办"、"见效快与见效慢"的关系。
(三)调研工作较难深入
相对于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领域,民主党派与政协委员等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知情难"、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有的已确定的、甚至很好的调研课题,却不能取得深入的调研效果。其原因之一是提案办理"回娘家"问题依然突出,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自然不愿将"自身"的现状和问题在你的调研中透露给你,然后让你提一番"意见"和"建议"后再来答复你。倘若最终再落得个"不满意"评价,就"得不偿失"了。
(四)答复评价难以把握
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集体提案重视度见高,办理力度大;与各民主党派的办理沟通层次高、采纳量大;各办理单位自身对提案办理的指标要求高、考核范围大。但有一点没有太大改变,这就是对"提案人"(如民主党派)最终"答复评价"的期望值依然很高,都希望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却往往对提案中所提的建议如何去创造条件、积极采纳,尽可能早日实现提案愿景考虑的不太多,有的"承诺"的"改进措施"甚至连单位分管领导都不知道。鉴于此,由于是集体提案,民主党派最终给出的"综合评价",势必需要集体讨论,有时由于讨论意见不一,产生了一定的评价难度。
二、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民主党派提案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能力水平的现实体现,从更高层次上说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因此,民主党派应高度重视集体提案,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切实保持: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对于委员个人提案,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该党派的集体意志和政治水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是做好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工作的政治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把握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派提案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执着的创新精神
形势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问题会不断显现。这就要求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始终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富于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探索新路子,审视新事物,想出新"点子"。实践证明,没有创新的提案不是好提案,更不是好的集体提案。党派集体提案要善于总结经验,用经验推动工作。同时又不拘泥于经验,根据形势要求,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立意。
(三)既有的自身特色
从专业优势看,民主党派都因其在某一领域发展对象较多,参政议政力量较强而形成了自身的界别特色,如民盟、民进在教育和文化界,农工党在医疗卫生和城建界等都有着较强的专家优势。发挥这些专家的群体智慧,在他们熟悉的甚至有高深研究的领域开展调研,所形成的提案质量可靠,成果转化亦相对容易。因此,在运作方式上保持各党派的特色,也对保证提案质量有益。
三、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应重点把握的几点原则
民主党派的集体提案应在提案"共性"中保持着区别于委员提案的"个性"原则。除了应严格遵循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政协组织对提案工作的各项规则之外,还应从扩大民主党派影响力、增强民主党派凝聚力、推进政府各项工作的角度出发,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讲大局、高层次原则
讲大局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体提案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政府各项工作,为实现党和政府各项奋斗目标而共同奋斗。这个立足点不能转移。
(二)集体性、代表性原则
这是党派集体提案最具"个性"的原则。从选题到调研,从形成报告(提案)到审结报送,都要领导、专家集体参与、集体讨论、集体审阅、集体决定。最终的提案不仅能代表领导专家意见,还要能代表所联系的广大党派成员及群众的意见。
(三)前瞻性、长远性原则
所谓前瞻性就是要求集体提案内容在考虑眼前和局部利益的同时,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并且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重大问题,虽然眼前不能解决,但长远考虑又须防患于未然的,集体提案就应坚持提出,年年提出。
(四)可操作性、高效性原则
集体提案由于要求站得高、看得远,因此一定要充分考虑提案所提建议,应与本地区和相关部门拥有的客观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法律法规及思想观念等)相适应,应以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办理实效为最终目的,让政府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
(五)推进交流原则
民主党派集体提案的根本任务是凝聚专家的心智和灼见,力促政府创新或改进工作,而决不是站在政府对立面上一味批评、"找毛病",更无权力让政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因此,不仅要提出提案,还要在与政府部门交流沟通中充分表达意愿,友好沟通协商,共同推进工作。
四、民主党派集体提案质量保证的途径和方法
(一)履行职能,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水平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参政议政的成果--集体提案能够做到及时抓住问题、主动建言献策于领导决策之前,主动协商监督于问题出现之初。
(二)集体参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全体成员的智慧
培养建立一支政策水平高、有实践经验、有技术专长、有责任心、能吃苦的调研队伍,并使这支队伍的整体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三)注重质量,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
民主党派集体提案拒绝"即兴之作"、"想象之作"和"管窥之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是集体提案的基础工程。首先,选题决定调研方向。尽管面临可能出现的调研难等问题,但只要是党和政府特别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及广大群众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民主党派就应大胆地、有针对性地选题。其二,方法决定调研效果。专访政府部门是调研,视察相关现场和工程是调研,深入专家、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也是调研,只要是各方都能接受的调研方式都可采用。
(四)追求成效,加强与政府办理部门的沟通交流
提案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集体提案选送在领导需要之时,决策之前,才易于被党委、政府所采纳,并在文件、政策、方案、计划或具体工作中有所体现,使提案成果得到真正转化。
综上所述,做好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始终牢记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的总要求,在南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大局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集体提案应有而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