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怀金(连云港)
2009年,连云港市委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和人脉资源优势,主动联系农工党上级组织,农工党中央、省、市联动,紧紧围绕沿海大开发、围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建言献策,争取政策支持,为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一、 发挥优势,围绕中心,参政议政工作实现新提高
农工党市委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我市的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注重实际效果,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硕果累累。
1.利用组织优势,邀请农工党中央领导来连调研,助推保税港申报
为提升参政议政层次,市委会积极争取并配合农工党中央、省委来连开展调研工作,为我市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争取政策支持。国务院批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推进连云港的发展,农工党市委会积极发挥组织和人脉资源优势,选择连云港发展过程中需要中央支持的项目——设立连云港保税港作为调研课题,并层层上报农工党省委和农工党中央。在农工党省委和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率领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就支持连云港设立保税港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受到中共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梁保华在会见考察团一行时指出,“农工党中央考察团是在国务院批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第一时间来江苏考察调研,很需要、很及时。”这是我市民主党派第一次邀请到国家领导人来连就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人民网、《人民政协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十多家媒体作了报道。目前,农工党中央已将调研报告《关于支持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的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助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凸显连云港的龙头地位。
2.发挥群体优势,调动和汇聚全体成员的力量,提案调研工作再创佳绩
2009年,市委会以“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作为参政议政工作重点,围绕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重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在省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3件,其中一件作为农工党省委集体提案提交大会。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全会上,农工党界别小组被评为“优秀政协活动小组”,提交集体提案11件,委员个人提案35件,其中3件被列为重点提案。
为有效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市委会在基层组织中实施了调研课题申报制度,并建立奖惩机制,将各支部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质量作为创优活动评比的重要指标。市委会要求广大成员特别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要做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有心人。建立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网络,定期召开社情民意信息培训会议,就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进行专题辅导。一年来,各工作委员会和基层支部先后就“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以园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新医改政策落实”等14个专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水准的调研报告和提案,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市委会《关于支持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的建议》被列为农工党中央、省委重点调研课题,市委会《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课题还被列为农工党省委支持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
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社会服务工作再出新成果
市委会及各基层组织突出界别特色,整合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持续开展送医送药、心理咨询、捐资助学、定点帮扶等工作,为我市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以“帮扶工作”为重点,协助农工党中央、省委做好东海县桃李村新农村服务点建设
通过市委会的争取,农工党中央、省委先后将我市东海县黄川镇桃李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点。农工党省委邀请专家对桃李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这一规划涉及道路交通、住宅模式、公共设施、草莓产业等方面。东海县委、县政府已将积极支持农工党中央、省委开展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工作写入2009年东海县委的一号文件之中。09年底,农工党中央与农工党省委会在黄川镇桃李村联合举行第二十一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启动仪式,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汪纪戎等中央省市领导出席这次活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桃李村规划设计图》文本交接和村综合服务中心奠基仪式。农工党省委向村医务室捐赠一套价值12万元的医疗设备。农工党市委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向群众捐赠3万余元常用药品。本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扩大了我市的影响。中新社、《经济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卫视等多家媒体对这次活动作了报道。
2.以“农工党健康服务行”为载体,面向群众广泛开展送医送药活动
连云港市农工党员中,医药卫生界约占70%,市委会整合智力资源,改变过去社会服务工作停留在普通咨询的形式,精心设计项目,在创新社会服务的“精品”和“品牌”上下功夫。2009年,市委会充分发挥医药卫生界优势,启动了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社会服务特色项目“农工党健康服务行”,以群众受益为宗旨,组织成员深入乡村、社区,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活动启动以来,市委会及基层组织通过送医送药、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卓有成效地服务群众。全年共举办义诊、咨询活动34场,受益群众超过5000人次,赠送药品价值24万元。“健康服务行”受到群众的好评,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品牌。
3.以“阳光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面向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
农工党市委发挥党员中心理咨询师的优势,创办了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青少年、妇女远离心理疾患,享受阳光人生。咨询中心先后为电视台、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四十多场,多次到灌南、东海等县为留守儿童作心理辅导。有四位农工党员被聘为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咨询师,她们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市公安局干警的高度认可。心理咨询中心对经济困难的咨询者,进行免费咨询。多数患者经过咨询,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工作状态有明显改善。针对当前青少年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繁重的课业任务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市委会联合海州区妇联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通过“成长路上信任之旅”等6个心理教育专题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和交流、理解和宽容,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农工党市委的心理咨询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中共市委副书记魏国强在民主党派创优活动表彰大会上高度称赞农工党市委的心理咨询工作。农工党省委已把阳光心理咨询中心作为农工党省委社会服务联系点。农工党中央领导认为这项工作开展得扎实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