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斌(张家港)
近日在学习农工党中央陈宗兴主席“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一文时,对文中陈主席“民主党派是政党,不是学术团体,党派成员一定要有政党意识”这句话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作为一名普通的有责任心的民主党派成员,许多时候对一些党员缺乏政党意识真的是深有感受,而且是很感难受。因此,在学了这段文字后,也想就如何培养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的概念的理解。首先,什么是政党意识呢?在一个政党尚未成立时,是没有关于该政党的政党意识,但是任何政党只要一经建立,那么其成员个人的政治心理就必然上升,当这种政治心理被汇集成一种群体意识时,这就形成了该政党的政党意识,也就是说,简单来讲,一个政党的政党意识就是该政党的群体共同意识。
因此,作为一个政党,我们任何一个民主党派自然也就会有自己党派的政党意识。那么,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在全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展的今天,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又是什么呢?就是各民主党派在自己章程的总纲部分所宣称的基本的政治主张并努力提倡和为之奋斗的基本思想。
翻开我们农工党的章程,在《总纲》里面的第一部分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如果我们把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各自章程的总纲部分收集起来作个对比就会发现,共同之处至少有三点:一是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愿意与之精诚合作;二是都宣称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三是都表示要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这三点是处于同样地位的各民主党派产生政党意识的基本的出发点,我们也可以从中概括出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内涵:(1)要充分认识自己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性质、特点,有自觉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2)要维护自己党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代表部分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认真行使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有做合格的民主党派成员的心理素质;(3)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维护安定团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统一祖国的奉献精神。
如果我们能真正把握好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这些内容,在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中就能抓住关键。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意识灌注到民主党派每一个同志的头脑中并使之能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那么,民主党派成员素质的提高、组织活力的增强、党派功能的发挥也就有了希望。因为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够激发民主党派的同志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精神,学习时事政治,心甘情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时不忘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其政治方向的端正性;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够引导民主党派的同志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指导自己勇于监督和接受监督,真正当好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够鞭策民主党派的同志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多的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民主党派成员头脑中有了这种党派意识,那么这种政党意识的延伸至少会让他产生以下几个具体的思维活动:
(一)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它将使民主党派的同志进一步明白自己组织的政治属性。明白我们民主党派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或学术沙龙,而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爱国者中较为先进的分子组成的政治联盟。今天,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仍以我们民主党派为亲密友党,多次表示要与我们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而奋斗。
(二)自觉的工作责任感。中共明确肯定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我国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民主党派的同志能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来主动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大事,只有有了这种主人翁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激励民主党派的同志大胆地向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直陈己见反映民意,无私地参政议政,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好的作用。
(三)处处的先进表率性。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的良好愿望,还要有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这种表率性要求我们民主党派的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以搞好本职工作、出色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投入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洪流。一方面又以应有的政治觉悟团结群众宣传政策,促进本地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纯粹的服务无私性。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始终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前提,没有自己、自己党派的私利可谈,只讲服务国家和人民;我们要讲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要提倡的是服务办实事而不是服务得报偿。也正是这种服务的无私性的引导,各民主党派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才能总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以谋利为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我们这些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宣传教育。每一个党员加入党派的目的可以不同,但是一旦加入了民主党派以后,我们每个党派都要注重对这些新党员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对他们进行党派发展史的教育,而且也要对他们进行党派章程等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观的教育,要真正把有关我们党派的政党意识的内容宣传到我们的每一位党内同志,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我们的政党意识的内容在党外也要能广为宣传,一则吸引更多的党外优秀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二则让更多的大众了解我们党、支持我们党的工作,以便让我们的党派能更好地发展并发挥作用。
二、组织学习。宣传教育只有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以后才可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为了强化政党意识的培养,我们还要能制定科学、详细的学习计划,要利用全体党员大会、支部会议、小组学习的各种机会组织党员们学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把我们党派的政党意识内化为我们每个党员的政党意识,让这些政党意识深入到我们党员的内心深处,让这些政党意识能指导、引领我们每个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考核评估。十个手指伸出有长短,同样,在我们的党内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各种层次的党员出现,但是为了让我们的党派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党派形象,我们就需要对我们的每个成员都能进行考核评估,而且我们要着力把我们的政党意识的内容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的每一位党员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是一名合格的党员,真正有益于党派,有益于人民的党员,能为我们的党派增光添彩的党员。
四、竞争淘汰。一直以来,民主党派似乎都是一种很特别的党派,凡是入了民主党派以后基本上就是终身制了。因此不可讳言,有不少党员,入了党以后只想着个人利益,不注重党派形象,参加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致,参加学习经常请假,布置的任务总是因为忙而未能完成,有的甚至年终总结也不能上交……那么象这种党员如果越来越多的话,我们的党派存在的意义也就会越来越小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我们的党内也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对那些党派意识薄弱、对党的形象造成严重破坏、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的那些党员,在多次教育无效后,应该坚决劝其退党!唯有如此,我们的党派才能一直保持先进性和进步性!
当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我们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也应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注意完善、补充,以期能把我们的政党真正建设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参考文章:杨荣滋的《政党意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