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瑜 (苏州)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石碑,多的不计其数,但大多数是歌功颂德的。不过也有例外,也有为数极少记述猎政恶行的“耻辱碑”。
广西兴安县四贤祠旁就树有一块“耻辱碑”,上书“冒功累民,浮加賦税。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中华民国五年冬月阖邑公立。”——这是兴安县老百姓为既缺德又不谨慎的县官吕德慎立的“耻辱碑”,记载他为政时大搞浮夸风,擅自增加税收,引起民怨沸腾的劣政。
无独有偶,云南省路南县也有一块“耻辱碑”。此碑是路南县民众于1944年10月立,名曰“路南贪官许良安遗臭碑”。碑文记载这个贪官“自到任始,巧取豪夺,恣意挟持,窒息民生,借端敲磕,到县甫及半载,搜刮已到数百万金”的罪恶。这个贪官名字虽叫“良安”,却无良心,又弄得民不安生,因而老百姓“忍无可忍,不得已而激起全县一致控告”,迫使他下台。碑文还说:“然其一切卑污阴险劣迹,实在是遗臭万年者,若不为之刊碑、勒石,使垂永久,何以抒众愤而戒后人也!”于是就有这块“路南贪官许良安遗臭碑”。
为贪官立碑,让其劣迹“使垂永久”,这比罢其官、判其刑更有意义,更具“抒众愤”、“戒后人”的作用。这些年,反腐败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反腐败的呼声,不可谓不高,“廉政宣誓”、“反腐扑克”、“反腐挂历”、“廉政账号”……十八般武器都拿出来了,但腐败还是像割韮菜一样,一茬接一茬,越反越腐,前腐后继,层出不穷。为此笔者建议反贪部门,能否学学兴安、路南两县,也给那些祸国殃民的贪官们立个“耻辱碑”,让其劣迹和臭名“使垂永久”,以“抒众愤”、“戒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