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委
每次重大疫情发生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哪里有疫情,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他是疾病预防战线上一位“刀尖”上的舞者。
每当关系到民生大计、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时,他始终牢记民主党派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与大家一起谋划老百姓的幸福。他是百姓心中可以依靠的人。
他就是扬州市政协委员、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控制科科长、农工党员陈志华。他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2003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2009年2月,陈志华被江苏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9月,在扬州市政协,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荣获扬州市优秀政协委员光荣称号。
2010年8月,在农工党江苏省委庆祝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荣获江苏省优秀基层干部光荣称号。
……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荣誉,陈志华说:“那已经成为过去,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民主党派、为人民作更多的贡献。”
“危险”面前,他冲在第一线
1987年9月,一场高强度流行伤寒在扬州市发生,刚从苏州医学院毕业来到扬州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不久的陈志华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一次挑战和机遇。疫情太广,防制人员严重缺乏,在领导期待的目光中,他毅然挑起重担,带领一个防治小组来到一个疫情十分严重的乡。使用被伤寒菌污染的水是伤寒传播最广泛、最迅速的一个途径,若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村民的喝水习惯似乎不太可能,为让村民饮用上干净的水,他与他的战友们,走村串户,挨家宣传伤寒防治知识,并亲自把按比例调好的漂白粉上清液投放到村民家里的水缸中,并监督村民不用河水洗菜淘米。经过36天的不懈努力,当地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他也因此获得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荣誉,他被扬州市防疫指挥部授予“三病防治先进个人”。
1991年夏的扬州,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惊动了全城,这是一场挑战自然、挣脱“灾疫相随”锁链的艰苦战役。当时具体负责全市救灾防病物资供应的他,日夜坚守岗位,将来自国内外的400多吨物资及时准确调往前线。为表彰他在这次战役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市卫生局授予他“扬州市救灾防病先进个人”,其先进事迹被媒体及时报道。
199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赋予的“9410”演习在某山区拉开了战幕,扬州市2万多名预备役官兵在此进行了二个月的军事演练。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他作为扬州市卫生防疫站派出的唯一一名预备役军官,具体负责本次演习的防疫和饮食安全工作。演习区域丛山起伏、荒无人烟,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他每天翻山越岭,深入连队,检查食品和饮水安全,每晚回到驻地累得直不起腰来。由于工作到位,把关严密,演练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疫情。为此,他被江苏省陆军预备役师荣记“三等功”。
2003年,面对那场突如其来、令人恐慌的非典疫情,陈志华置个人安危于身外,自始至终活跃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为扬州市实现“零病例、无疫区”的骄人战绩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005年前扬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一直处于全省落后位置,2005年他服从组织决定,毅然投身结核病控制事业。他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分析现状,研究策略,制定方案,仅2005年就深入基层督导工作达156天。当年扬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就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此后年年走在全省前列。2006年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他被扬州市卫生局评为“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随着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升为重要工作,2008年起,慢性病防治工作又交由他负责,当年,他负责的此项工作获“江苏省疾控2008年度优秀奖”。
在从事疾控工作的几年里,陈志华将疾控工作视为神圣的事业,为百姓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健康长城。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潜心科研工作,开展了“扬州市农村自然人群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研究”和“扬州近3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研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荣获了扬州市政府200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多年来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骄人业绩,2009年2月,陈志华被江苏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
参政议政,一切围着百姓转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越来越拥者,我建议在城市入口处设立综合服务区,一是展示城市形象,二是高峰时段缓解交通压力……”在10月24日“市民论谈”上,陈志华积极为扬州市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获得阵阵掌声。
“天地之间一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农工党员,陈志华一次次牺牲个人时间,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收集民智,积极参政议政,为老百姓谋利。
2008年初,陈志华成为一名光荣的扬州市政协委员。为适应这一新的角色,他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参政议政和履职能力。
在担任扬州市政协委员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积极参加市政协和农工界别委员小组组织的各项专题调研活动,其中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养老服务业机制完善情况以及乳品质量安全及奶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在“养老机制调研”中,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主动承担并完成了1000多张调查问卷从软件程序、数据录入到统计分析工作。在09年度“界别活动周”中,他不仅主动承担了本界别小组活动的落实工作,还争取到价值万元的药品、塑料脸盆等赠品送到高邮马棚镇农民群众手中,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认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年多来,他认真撰写了6份提案,其中有3份提案转化为党派提案。反映的社情民意“关于迅速取缔‘双东’游客道上占道经营摊点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措施,占道现象很快消失。由于积极参政议政,2008年12月,他被农工党扬州市委授予“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支部主委,他带领疾控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去年底,他所在的支部荣获农工党江苏省委“先进基层组织”光荣称号。
作为农工党员,他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担负起相应的政治使命,为我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言献策。
他已担任两任扬州市政府市级机关作风监督员,在履职中,他始终做到摆正位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陈志华,一个在他所热爱的疾病控制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的疾控人,一个尽心履职的政协委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他那平凡又崇高的岗位上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乐章。当众多荣誉向他纷至沓来时,面对荣誉,他没有止步,他仍然坚守岗位,认真地履行疾控事业的“神圣天职”,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他将事业心、责任心分解到个人言行的每一个细节中。
有一类人,他们有着至高的人品,他们会守住心灵的纯净,在各方面都克己自励。这类人看似平实普通,实则他们已超越凡俗,宠辱不惊,专注于他们认定的有益于他人的事业。陈志华就是这样的人,他用双手谱写着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华章。(丁 云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