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皎然 (徐州)
文化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1990年提出的。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作者认为,国家软实力应当是指:一个国家以非强制方式运用全部资源以争取他国自愿理解、认同或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通常表现为这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有威望的外交政策及国家影响力等。
文化软实力换言之即文化魅力,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等,他们会外化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外在形象。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繁荣富强靠什么吗?主要靠两种力:一种硬实力,一种软实力。一切可以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实力都是硬实力,一切可以内化为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软实力。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主要体现为文化感染、价值认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论精神、舆论导向、战略策略、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国民形象等影响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国际较量中,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而贯穿软实力经纬、维系软实力灵魂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和长远上看,都关系民族兴衰,国家富强、人民贫富。
我们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响应中共十七大号召,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却日渐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出现了“有知识,没文化”的怪现象。专业技能愈来愈高,综合素质却每况愈下。人心越来越浮躁,常常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各种西方思想蜂拥而入,美国好莱坞大片、韩剧儿女情长充斥屏幕,人们开始迷失自我出现了精神“真空”地带。赵启正曾忧心忡忡地提出“文化贸易逆差”这个概念,他数度引用英国撒切尔夫人在《治国方略》中的话“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利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提醒中国要有文化表达的危机意识。“撒切尔夫人说出了一个道理:一国要产生世界影响,重要的是依靠文化力量。要成为世界强国,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坚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文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文化。当今社会在为某些世俗的利益趋之若鹭、勇往直前时,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振兴中华的目标孜孜不倦,孜孜以求;当大多说人都心情浮躁,这山看着那山高,唯恐落后于时代时,总有一些人为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不受外界的干扰为世风所为,仍然在那里默默地坚守,这就是文化。
当今中国是一个利益多元,发展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应动员全体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心幼儿教育,重塑民主灵魂,从娃娃抓起,咏读《三字经》、《国学》;关心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基层文化站,文化社团组织建设,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开展“国际科学和平周”活动,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充分利用互联网,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舆论,杜绝文化垃圾、文化毒品泛滥;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以人为本,参政为民,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我们民主党派成员要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目标,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刚性的价值行为规范,正确的价值实现途径,学习雷锋,学习王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推动者。(下转第16页)(上接第12页) 参政党要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推动者,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参政党是一个政治联盟,“三者联盟”,集进步性和广泛性,肩负“一个参加、三个参与”,既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执行,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参政党现有70多万成员,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参政党自身建设非常重要,既是履行政治职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参政党文化建设则是参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不同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也不同于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参政党文化诞生在血与火的岁月里,伴随着民主党派的成立,其政治纲领都是贯穿着“民主”的精神,它是一种追求真理与民主的文化。参政党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爱国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国;求真务实,“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提案”,为民参政;以及无私奉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新时期,人民政协发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协商民主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关系国家、地方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就决策执行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促进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制度层面看,参政党文化也是一种协商文化。如何建设参政党文化?我们认为,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参 政党文化建设当中“古为今用”,在批判、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德政思想、中庸的思维方式以及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合”精神,发展充实自身的理论建设。同时,“洋为中用”也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尤其是国际上政党建设理论,这样参政党文化建设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也丰富了中华文化,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软实力,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引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宝藏,切实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推动统一战线文化、多党合作文化建设,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