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治(省委机关)
全国31个省、市、区我到过25个,港、澳也去过,还去过欧洲及澳洲。退休后,总有一个心愿想去祖国宝岛台湾看一看,玩一玩,也就不枉此生。去年12月中旬(13~20号),我和太太随江苏海外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共39人去台湾七日环岛游。我是去旅游的,但本文不写景点,虽说此行不是考察,但文章里会有不少考察内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感而发,算是篇散文吧。
台湾省的面积只有3万6千平方公里,比海南省稍大一些,只有江苏省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人口2300多万,比江苏省的三分之一少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与江苏省有一定的可比性。台湾中部及东部是大山及丘陵地带,只有西部有一片平原;台湾处于两大地质板块挤压冲撞的地带,故地震不断,加上常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台湾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不好,可以说较差,比起江苏一片平原,湖泊河流纵横交错可差得远了。但是,台湾农业很发达,非但粮食自给有余,还有大批农副产品向大陆出口。台湾主粮是水稻,按气候条件一年可种三季,但农民自发种两季,中间种一些适合的花卉,既保护了地力,又增加经济收入,农民土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私有的,种植什么完全自主,因全岛大米吃不了,现在正在改良水稻品种,朝又香又好吃的稻种发展。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引起我的一些反思,我们大陆农业十分脆弱,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三农”问题,可见问题之严重;2010年更有“强制”措施,粮食省长负责制,蔬菜市长负责制,过多的政府行为干预市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吗?台湾的做法是否能给我们以借鉴?
台湾经济腾飞比大陆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就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私人拥有小汽车估计要比大陆早2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电视中也看到台湾大城市堵车、停车难等城市病十分严重,但这次我们在台北、高雄等大城市在任何时段(上午、下午、晚上)均未见到堵车,交通很顺畅,在台湾7天从未见过一个交警及协警。台湾采取什么措施使城市不堵车,因我未作调查不敢妄言,从台湾导游嘴里听到一些,略知一、二。台湾每年要交车牌税,交税多少由两个因素决定:1、汽车排气量,排气量大多交税,排气量小少交税,数目差别很大,因此台湾小排气量汽车多;2、每年耗油量,耗油量多交税多,耗油量少交税少,数目差别也很大。这种用经济杠杆作政策性引导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台湾上班族多数乘公交或地铁,很少有人开私家车上、下班,谁都会算经济账。北京的堵车有人说已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已成为社会问题,那么这种不涉及“深水区”的改革我们大陆地方政府为什么不作为呢?
到台湾的第一印象是城市硬件建设明显落后于大陆同类城市,包括高楼大厦、道路设施、居民小区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大陆近20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之飞速。但有一样硬件超过大陆,即旅游大巴,确比大陆旅游车要高级。另一方面,台湾“软件建设”又明显好于大陆,环保、路面干净、禁烟场所绝无抽烟者,不管是公务人员还是各类服务员及义工,态度均和蔼可亲,排队处绝无插队。在中、小街巷汽车主动停下让行人先过马路,甚至招手让行人先过,这种情景我以前只在德国碰到过,这次在台湾到处都看到。而大陆游客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到处抽烟、乱丢杂物、排队时插队等不良习惯常在国外、境外表现无遗,成为诟病。这次在台湾我为有些“大陆客”的“恶习”感到汗颜。素质教育、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等不是喊喊口号、张贴标语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教育与措施并重,要有法律、法规、制度作保证。如在台湾禁烟场所抽烟罚款一万台币,谁敢?又如,排队时插队者罚款3千台币,谁敢?久而久之就会自觉遵守。
在台湾7天中只有在台南市有2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因一路顺利提前到达目的地,到吃晚饭有2个小时,另外宾馆在市中心主要街道上,外出不会迷路。我和太太一起在台南大街小巷转悠了整整2个小时,到书店、商店、超市,甚至还到台南医院去转了一下,我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在高雄市因景点分散,且较多,因此旅游车几乎穿遍高雄市的主要街道,而晚上去逛有名的六合夜市时,穿街走巷,我也有一种和台南一样的感觉,沿街店门的式样、大广告牌,繁体字……,把我拉回到60年前,它和旧上海、旧无锡当时的商业街几乎无多大区别,我毕竟在旧社会生活了10年,有些印象;中华民族一些传统文化在台湾到处可见,得到了保存和发扬,使人感觉是在“家里”,而这种感觉在香港就大打折扣,有点在“国外”的感觉。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高雄市曾发生轰动一时的“美丽岛事件”,事件中抓了一些人,重判了一些人,但事件引起的后果是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版图,促使了民进党的成立。这段历史我们旅游团中恐怕只有我一人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高雄市是绿营的大本营,民进党的票仓,长期以来高雄市的市长均出自绿营。在高雄市安排半个小时参观“美丽岛地铁站”,在大巴上导游简单地介绍了“美丽岛事件”,说这个地铁站是一个巨大的艺术作品,是花150万美金请法国艺术大师设计的,请大家仔细欣赏,能否看出什么意境。我们乘自动电梯下去看到地铁站十分宽畅、恢弘,南京找不出这样大的地铁路,中央大厅顶部用特种玻璃做成穹窿顶,玻璃上的画面一直在转动、活动,好像电影又像动画,类似像“阿凡达”中的情景,仔细看看也只是一知半解,好像有生命起源、环境保护、科学幻想等内容。走出地铁站我到附近街上转转,发现地铁站靠近高雄市议会,按“惯例”,该地铁站完全可起名为“市议会站”,但当时的高雄市当局特地起名为“美丽岛地铁站”。用意很明显,让后人记住“美丽岛事件”;同时,花重金打造成“非政治化”的艺术作品,可供游人参观。就凭这点,我很佩服当时高雄市主政者的政治智慧。
我们从高雄市一直向南行驶,到达台湾岛的最南端,是两个伸入海中的海角,形似张开的螃蟹钳,一个海角叫鹅銮鼻,上面建有东南亚最早的一只航海灯塔,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50多年历史,灯塔指示左边是台湾海峡,到中国的船只往左边航行,灯塔右边是巴士海峡,到日本的船只往右边航行。另一个海角叫猫鼻头,因海边有块礁石像猫鼻头而得名。我站在此处海角的山顶上眺望远处海洋,我右边是台湾海峡,左边是巴士海峡,左前方远处是太平洋,引起了我的遐想,我想台湾对于中国的战略地位作用实在太重要了,假若台湾与大陆统一了,什么美国的“C型”、“U型”包围圈,什么南海诸岛之争,一切会迎刃而解,盼望早日统一,但愿我长寿,能看到两岸的统一。
那天我们从台东市出发,沿台湾东海岸往北朝花莲市行驶,当天老天爷真帮忙,万里晴空,阳光普照,公路紧靠海岸,高低起伏,海岸的下方即是浩瀚的太平洋 ,太平洋风平浪静,俯看太平洋白色的浪花轻轻拍岸,白浪旁边是浅绿色的海水,浅绿色海水的旁边是深绿色的海水,最远处是深蓝色的海水,几条分界线非常清晰。导游解释海水颜色的变化是由海底深度所决定,远处深蓝色海水的海底陡然变深,有300多米深,故呈深蓝色。旅游车在海岸较低的地方停下,让大家拍照留影。中午就在太平洋旁的旅游饭店吃午餐,我正好坐在窗口,远眺太平洋真太平,一望无际,看不到一只船只,海水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如此谧静富有诗意。我是无锡人,江南古镇小桥流水旁的小饭店吃过饭,运河旁的酒店也小酌过,太湖船菜仍在回味,长江边吃过江鲜,在连云港、青岛海边吃过海鲜、观过海景,这次在太平洋畔饭店边吃饭边看“东洋景”乃人生一大快事,真是不枉此行,是我这次台湾行最留恋之处。太平洋也有不太平的时候,它一咆哮,就引起东海岸塌方,一个多月前珠海市旅游团的两辆旅游大巴因海岸塌方坠入太平洋,到现在那一段苏花公路仍未开放,我们改乘火车往北,实际上铁路紧挨着苏花公路,是平行的,从火车车厢往下看,悬崖峭壁,底下是太平洋,火车就在悬崖上跑,吓得我们心惊肉跳,生怕火车一翻坠入太平洋。台湾东海岸还有一景,它的沙滩是黑色的,颜色如煤炭,白色浪花与黑色沙滩相映交汇,煞是好看。黑色沙滩的颜色往北逐渐变浅,在花莲附近呈灰褐色,再往北呈灰色,沙滩颜色的变化是地质因素造成的,非污染所致。
台湾的北端有很多风景区,我们只到一处著名的野柳地质公园,那里海边的礁石因常年受海水冲刷、日晒雨淋变成各种各样的“风化石”,最有名的是“女皇头”,很形似,那里游人如注,是我们到过的景点中游人最多的一处。野柳地质公园面临的海即是大陆的近海——东海。
南京至台北桃园机场只飞行一小时四十分钟,非常方便,对已退休的老同志来讲,台湾值得一游,会看到大陆看不到的东西,不枉此生。
如台湾开放自由行,我将再去台湾,专游玩澎湖列岛,欣赏那里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