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法律义助中心点亮法律义助服务的长明灯
发布时间:2011-03-24
(本刊讯) 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救助,到监狱举办法律讲座,深入学校宣传普法教育,在广场开展公益活动……;设立24小时法律义助热线电话,接待来访8000多人次,接听咨询电话11000多次……;不论严寒酷暑坚守岗位耐心接待民众,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不计得失优先接手法律援助案件……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一个个鲜明的数字,一幅幅感人的身影,正是对农工党南京市委法律义助中心成员们平时义务工作的真实写照。
作为统一战线的一员,利用成员中法律界人士的优势,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为“保发展、保民生、保和谐”贡献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农工党南京市委于2006年成立法律义助中心的初衷。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无怨无悔的坚持,有了及时、有效服务大众的使命感,才使义助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鼓励,义助中心所依托的维世德律师事务所先后获得“江苏省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南京市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义助中心所属的白下总支也被评为2010年农工党省级“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镜头一:扶贫助困,法律援助特困人群
2007年6月,义助中心接到残疾市民陈某提出的法律援助请求。陈某无收入来源,又系四级智障残疾人员,义助中心当即决定为其提供法律义助。这是一起关于拆迁补偿问题的案件,由于涉及历史时间较长,需要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在律师历时近6个月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多方沟通,终于使案件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陈某的利益。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不仅获得了当事人的感谢,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得到司法部门和律师协会的好评。
镜头二:关注特殊群体,将法律送进监舍
在一场以“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主题的讲座中,犯人们发言踊跃,感触颇深,甚至有人眼泛泪光。监狱管理部门更特地将此次讲座录制存盘,以便让更多的犯人观看、学习。这是义助中心律师在南京女子监狱帮教的真实一幕。而这样的情景,对多次前往监狱为在押犯人答疑解惑的义助中心律师们来说又显得极为平常。这种坚持和淡然或许也是帮教活动能够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与报道的原因吧。
镜头三:关注未成年人,将法律送进校园
深入梅山地区多所学校,以“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为主题开展系列法制巡回讲座;为浦口区六一小学的师生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传工作;向民工子弟学校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等,这都是义助中心多年来一直在做的最基础的工作。
自2009年以来,义助中心还加强了与省、市妇联的合作,仅今年,义助中心就有4人次参加了省妇联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联合录制的未成年人专题视频节目。
镜头四: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将法律送进千家万户
2010年9月17日,玄武区组织“侨法咨询”专题活动,其中就有义助中心两位熟悉侨务法律工作的律师忙碌的身影。能够利用农工党的社会渠道优势,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公益活动,是义助中心的党员律师们颇为自豪的事。义助中心还先后与鼓楼区、雨花区、建邺区的7个社区结对共建了法律援助站,几年来,赴社区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300多次。
一步一个脚印,已是五年。民众的赞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最大的鼓励,推动着农工党南京市委在今后加倍努力,动员更多的党员投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让法律援助的“和谐之花”在南京绽放得更鲜艳美好!(岑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