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促发展 参政为民求实效
农工党江苏省委
(本刊讯) 近年来,省委围绕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开展参政议政工作,整合党内资源,发挥党派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履行职能。形成了“医药卫生”、“三农”、“生态环境”等专题为主的参政议政特色。
针对我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少,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现状,省委对全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作了重点调研,2008年初在江苏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实施“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建议》。罗志军省长、黄莉新副省长都作了批示,要求“省农林厅、财政厅组织开展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提高农技人员为农服务能力。”江苏省政协在2008年8月21日至25日,由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周健民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及提案承办单位的负责同志,对该提案进行现场督办。经过多方磋商,形成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用三年时间,由省财政拨专款2100多万元,对全省现有3万多名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实施一次全面的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至2010年底,该项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已全面完成。
2005年,省委在对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城镇排水应实现清污分流》的集体提案,得到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江苏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促进了江苏省各大中城市尤其是南京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我委提交的《关于启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试点工作的建议》,江苏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何权副省长做出批示,要求省教育厅“结合工作实际吸纳有关建议,细化,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省教育厅采纳了我委的提案建议,促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江苏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
2008上半年,省委在朱兆良院士和周健民主委的带领下,赴盐城和南通等地,就有关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问题进行相关调研,向中共江苏省委梁保华书记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省政协根据我委专题调研报告编印了《关于在沿海滩涂建设绿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专报。罗志军省长、黄莉新副省长分别作了批示:“积极研究采纳所提建议,提出加大沿海滩涂开发,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建设沿海现代高效、绿色农业产业带的意见。”指示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我委提出的建议,在我省制定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将在沿海滩涂建设高效规模化绿色农产品基地作为沿海开发利用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最突出的滩涂资源丰富优势,省委又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江苏沿海滩涂开发问题进行调研,所提交的《关于加强我省沿海滩涂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海水生物综合利用研究,提升江苏沿海滩涂合理利用价值的建议》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同时在省政协常委会上作了《关于创新江苏沿海滩涂开发投融资机制的建议》的大会发言。
(此文原载于2011年2月9日《新华日报》A4版)(省 宣)
对口联系喜结硕果,常州市委20年建言1600多条
(本刊讯) 农工党常州市委通过开展“议政周”、“我为常州献良策”、“我为保增长促发展献一计”等群体性议政活动,20年来提出有关医卫计生、教育文化、城建环保、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建言献策达1660多条。1月7日下午,农工党常州市委召开对口联系情况通报会,交流总结工作。
自1991年起,农工党常州市委先后与常州市卫生局、教育局、文化局、人口计生委、环保局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定期举行情况通报会和恳谈会,邀请对口部门主要领导到会,互相听取工作通报和工作建议;平时加强与对口部门的交流和联系,争取对口部门的支持;建立了文件资料交换制度,相互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来在医卫计生、教育文化、城建环保、经济发展等方面累计建言1660多条。
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常州市委主委陆志奋主持今年的对口联系情况通报会并讲话。她对三个常州市对口政府部门、各区委统战部和基层支部所在单位党委多年来对农工党常州市委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她说,对口联系不仅让对口政府部门的领导了解了农工党所做的工作,也为农工党成员知情悉政、建言出力,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保证。陆志奋指出,新的一年要进一步做好对口联系工作,拓展交流合作内涵,共同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为常州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常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黄岳汀就进一步做好对口联系工作讲话。农工党常州市委副主委胡建平、市卫生局局长朱雄华、市人口计生委主任金钰如、市环保局副局长郁健先后通报了所在部门2010年的主要工作和2011年工作思路。各区统战部、农工党基层支部所在单位党委负责人及农工党常州市委委员、支部主任等近80人出席了会议。 (王裕强)
凝心聚力谋会议,畅所欲言话发展——苏州市委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综述
(本刊讯) 苏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2011年1月15日至19日隆重召开。苏州市委共有28名委员出席会议,其中常熟、张家港、昆山市各一名,另有4名省政协委员列席了会议。
在会议召开前的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动员会上,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苏州市委主委程耀寰向与会委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聚精会神谋会议。今年全会会期较以往略长,内容丰富,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参会,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二要畅所欲言话发展。本次会议的重点是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建言献策,大家要充分利用全会这个平台,畅所欲言,反映群众呼声,写好提案,发挥委员的积极作用。三要坚持不懈为民生。要坚持言为民声的一贯宗旨,努力立足自身优势,了解民情民意,反映民生,积极为苏州市“三区三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会议安排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建设与管理”;“建设文化苏州,增强城市软实力”等四个专题座谈。苏州市委政协委员认真参加分组讨论和专题座谈,积极建言献策,程耀寰、周幽心、卜秋、赵锦星等委员的发言引起了与会领导、委员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在这次全会上,苏州市委共提交了7份集体提案,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边缘人群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大力发展医药行业,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关于发挥我市农业科研机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作用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加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完善动漫综合运营平台建设,推进苏州文化产业发展》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社会健康发展》。其中,农工党苏州市委常委、平江区副区长周俊委员代表苏州市委就《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边缘人群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在大会上进行口头发言,从解决社保“公平”和“普惠”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会边缘人群的类型和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社会边缘人群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引起了与会领导和政协委员的关注,体现了农工党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履行了参政党的职能,树立了良好形象。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苏州市委政协委员共提交了52份个人提案,内容涉及医药、卫生、教育、城建、环保等诸多方面,建议具体,操作可行,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积极性。 (李清华)
聚焦热点 深度调研——南通市委关注民生积极建言
(本刊讯) 南通市委在南通市各民主党派调研评比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在南通市政协全会作大会发言,多篇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得到采纳和实施……这些成绩的取得成为农工党南通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有力支撑。今年年初,陈宋义主委要求农工党南通市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参政议政工作从早计划、从紧落实,潜心调研,把握关键,并将调研成果努力转化为务实之策。截止11月底,南通市委承担的省、市各项调研课题以及提案、建议案圆满完成。
工作机制、团队的建立和完善是参政议政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南通市委将参政议政能力强弱作为重要考察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充实参政议政工作力量。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对成员实行动态增补,一旦发现专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强的新生力量,就立即将他们增补进来,充分发挥其专长和优势,促进参政议政工作的活力。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实行每季度例会制度,不定期召开相关调研组会议,对调研课题、提案进行研讨。加大评比奖励力度,组织调研报告评比,鼓励大家多出精品。今年以来,党员中涌现了一批参政议政骨干力量,在金融、农业、交通、社会保障和医疗等领域踊跃建言,贡献了不少“金点子”。结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和纪念农工党成立80周年活动,南通市委对近十年的参政议政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编撰《参政议政成果录(2001年-2009年)》一书,将十年来的29篇调研报告、课题报告和163件集体提案汇编成册。
聚焦社会热点、深度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抓手。截止2010年11月底,南通市委已经完成《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