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委
在美丽黄海之滨港城的统战系统和制药行业,提起周福强,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但周福强以满腔的敬业热忱、心系国事的赤子之情、关注民生的奉献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脚踏实地 爱岗敬业
金秋时节,正是沉甸甸的收获季节。在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我们采访了周福强。
周福强1964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夏,他从南京药学院毕业后,跨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连云港制药厂)的大门。从那时起,他的生涯便与“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福强的阅历虽比不上化学方程式那么玄妙、复杂,但在人生的苦路芳林中,却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先后任原料药生产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发展部部长,临床医学部部长,现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仿制药临床研究总监,执业药师,高级工程师,农工党连云港市制药支部主任,连云港市政协委员。
1986年的连云港制药厂,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产品老化,曾濒临亏损的边缘。年轻的厂长走马上任,立即亮出自己的观点: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最要紧的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厂内的开明政策为毕业不久的周福强在科技天地展翅高飞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当时有个新药叫多巴酚丁胺,虽有很好的销路,无奈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大批量生产和全厂经济效益。面对困难,厂方把攻关项目交给了周福强。他率领他的伙伴一头钻进实验室,以扎实的知识功底,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经历3个月100多次试验,圆满完成试制和工艺改进工作,该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首战告捷,掌声响起来,赞语多起来,年轻的周福强没有陶醉其中,他又跃马横戈,驰骋在科技疆场,为研制新产品攻城略地,连连获胜。周福强负责异博定、盐酸罂粟碱、甲苯磺丁脲,丙戊酸钠和多巴酚丁胺等原料药的生产,进行异博定合成工艺技术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1994-1997年,在技术科期间,负责了原料药技术改造、科技项目申报、环境保护、职称评定、新产品申报等工作。主持负责设计和建造足叶乙甙原料药的新车间,该车间生产的足叶乙甙原料药通过美国FDA的验收,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公司后续数个原料药品种通过FD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2008年,在发展部期间从事新药注册、新药临床前研究管理、新药的临床试验管理。周福强能够紧紧围绕公司技术创新的总思路,圆满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作为发展部部长,主要负责新药研究协调工作,包括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新药的合成工艺研究、制剂的工艺处方研究、药理研究、毒理研究、临床外协、产品检测、新药报批等,以及掌握新药市场供求信息,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
由于同一品种或同一类别新药的研究厂家太多,临床医生十分繁忙,做为药厂来说,每一个新药都要投入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资金,临床试验能够早一天结束,产品能够早一天投放市场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十几个品种涉及的十几家医院,为此,周福强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作为一名新药研发人员,周福强出差是家常便饭。不常出差的人可能会觉得出差是个美事,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其实当肩负工作的压力,而不知结局如何时,一点游览的兴趣都没有。比如和某位专家约好了时间,为了准时赴约,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必须立刻动身。常常是赶晚上9点多钟的飞机,这时正是万家灯火,一家人团圆的时候,而他要一个人奔波他乡,拖着行李箱,或走在寒风中,或在大雨中,带着对外联系成功与失败的担忧,那份惆怅和其中的苦衷非亲身经历是难以体会的。其实周福强何尝不想像其他普通的家庭一样,在和风丽日之下,挈妇将雏,漫步草坪,泛舟湖面,倘佯街市,尽享天伦之乐?然而,艰巨的科研任务、长期的出差使他对妻儿的许诺一次次成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或许周福强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就是对家庭最好的回报。
药品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欲求得质量稳定,效益符合经济核算最佳点,不是一蹴而就的。研发一只新药,从化合物筛选到小试、中试、临床、报批到投产,周期至少要三五年,多的达十余年!在科学的荆天棘翻里,周福强象一头埋头拉犁的垦荒牛,踏倒千难万苦,开拓一方医药园地。周福强凭着对事业的热情和深厚知识沉淀,作为项目经理负责人,参与研制的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数十个品种获得了国家新药生产批文,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比如用于治疗胃癌的注射用奥沙利铂,自2002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收入近20亿元,创造利税近6亿元。现在每年的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参与过临床试验的品种,现在销售过亿元的还有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注射用多西他赛,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等,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这些新产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
周福强目前正带领近百人的团队,其中不乏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与北京的阜外医院、上海的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全国近百家大医院合作,开展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
如今,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上市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基地,抗肿瘤药销售在国内排名第一,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化学制剂制药行业十佳效益企业。
赤子情怀 建言献策
周福强有着一份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他在做好自身繁重的科研、行政工作的同时,在履行参政党职能,参政议政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支部主任,周福强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组织各项活动,并严格律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周围的人。他积极物色发展优秀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制药支部的发展壮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得成员们的拥戴。1996年11月,农工党连云港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周福强高票当选市委委员。周福强只要不出差在外,从不因为本职工作繁重而影响参加党派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他,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做好党派和社会活动,发挥参政党员应有的作用。2001年,周福强考虑出差在外时间太多,担心影响履行市委委员的职责,自己主动提出申请辞去委员职务,以补充新人发挥作用,市委会同意他的请求。充分反映了周福强同志重事业兴衰,轻个人进退的高风亮节。
作为市政协委员,周福强始终认为:为连云港市建设做好服务,为经济发展尽心尽力,为文明建设尽职尽责是自己两无旁贷的责任。为了承担起这份责任,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市政协、农工党市委的各项调研活动。工作之余他经常穿行于大街小巷了解社情民意,把群众提出的意见记下来,就有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涉及的民生、民情问题,一丝不苟,事必躬亲,多方咨询,查阅有关文件,形成翔实的建议提交上去。7年来,周福强结合本市实际,深入调研,先后提交了《关于确定撤并市内二级公路收费站时间表的建议》、《城市修路不忘群众行路难》等多件提案,得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关注社会 彰显真情
周福强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热心社会公益性活动,当身边的人出现困难时,他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送钱送物,解燃眉之急,当听说哪里遇到灾害时,他及时献出爱心,带头捐款捐物。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农工党连云港市委积极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服务、捐款助学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周福强积极参与,5年来,他联系公司,向市委会捐赠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常用药品,用于市委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这些药品市委会先后捐赠给四川、甘肃地震灾区、市福利院、农村、边防部队等,这些举动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称赞。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周福强在各项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热心党派工作,无私奉献,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连续五年被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评为先进党员,三次被市委统战部授予民主党派创优先进个人,2010年8月在纪念 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表彰活动中,被省委员会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追溯周福强的奋斗历程,他淡泊名利、钻研学术、踏实作人,平平淡淡中得到了充实。他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奉献社会,源泉动力在于他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在于他的不断学习、进取。用他的话来说:“真诚做人、精心做事,尽力做好该做的每件事,就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
(执笔人:冯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