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
她身材修长,纤细而文静,初见陌生人还略带有淡淡的羞涩,但她讲解规划方案,则干净利落,明白直接,如行云,似流水,显出规划专家特有的视角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她就是程大林,一位干练大气且忙碌着的女规划师。她目前是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农工党南京市委副主委、南京市政协常委。程大林在南京市的规划业内是有名的“拼命三娘”,曾荣获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2年加入农工党以后,又表现出极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连续四次在南京市政协大会开幕式上发言,她的观点和建议,引起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赞赏。
不畏艰难 争先创优
规划师应该这样
有人说,规划是技术,是艺术;也有人说规划是政治,是权力。而程大林说,规划首先是科学。一个好的规划师必须严守客观、严谨、中立的原则,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敏锐地观察到项目的难点和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点,充分运用好规划师的话语权,做好政府的参谋和顾问,促使政府的决策尽可能科学,从而维护规划的科学性。
给规划中的100平方公里的江北化工园区“减肥瘦身”,是程大林在科学精神指导下以及社会责任感驱使下的一次大胆的规划实践。2001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南京经济发展的步伐,决定依托扬子、扬-巴、南化这一江北化工基地,打造产生100亿GDP的南京江北化学工业园,使其成为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市政府给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达指令性任务,要求将江北大厂镇沿江一直到仪征市,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均规划为工业园用地,由程大林担任项目技术总负责。
任务非同寻常!程大林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如此100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将给南京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也和确定的南京城市定位——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难以统一和协调。胸中涌动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程大林心情无法平静,她立即大胆上书,建议上级领导立即组建由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探讨江北化学工业园合理的规模和其产业门类。身为研究小组的主要负责人,程大林频频穿梭于南京和仪征之间,昼夜奋战三周,研究报告终于出来了,证实了程大林当初的担忧是成立的。化工专家从产业链的角度研究得出:若要产生100亿的经济总量,必须要上两条以上炼油生产线和紧接炼油的下游生产,污染巨大。而从利润的角度看,南京可能获得的利润率只相当于仪征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环保局的分析认为:按化工专家给出的结论,就算使用的全是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江北化学工业园的污染圈在江南也将覆盖到仙林新市区三分之二的区域,而那里正是十几家高校及高新科技园区的所在地。研究报告综合分析认为:在江北可以依托现有的化工基础,适度发展乙烯及其附产品延伸加工工业,根据现有的用地条件,可规划约40平方公里的用地作为江北化学工业园的发展空间。
100平方公里到40平方公里!如此重大的战略调整,竟然出自一位规划师之口!在报告递交出去以后,程大林一直有点忐忑不安,结果却真让大家欣喜万分。市委市政府采纳了规划设计院的建议:进行40平方公里的江北化学工业园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年过去了,按规划建设的江北化学工业园正在健康地成长。现在的南京,天越来越蓝,绿色越来越多,长江两岸生机勃勃。每说到这件事情,程大林常常有会心的微笑,因为规划师的满足感,莫过于此了。
她的出色工作给她赢得了众多荣誉,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2003年,被江苏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确认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获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任职资格。参加工作以来,程大林主持或技术负责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有百余项,其中数十项获得国家、省、市、院级优秀规划设计奖,其中共获得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奖三项,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十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市级优秀规划设计奖十余项,院级优秀规划设计奖数十项。主持的《南京都市圈发展态势与核心城市成长策略研究》课题,获得2004年度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南京都市圈规划》中的专题研究报告《南京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获2003年江苏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合理调整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思路、重点与对策》等课题,获得相关部门一致好评。多篇学术论文获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或南京市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面对这些成果的取得,程大林这样说:规划师应该这样!
“拼命三娘”
程大林的拼劲是南京规划界人人皆知的,有人说她是“拼命三娘”。一旦有项目在手,她必定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按节点高质量完成。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课题的攻关,就是一场程大林亲自指挥的硬仗。
2004年,南京规划设计院承担了市计委 “南京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合理调整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思路、重点与对策》课题。这项课题难度极大。更让担任技术总负责的程大林感到压力的,是课题时间紧,不足三个月!
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程大林的脾气就是从不服输。她很快投入研究工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从未有过资料积累,现状调查工作量极大,但她按计划的第一个月已经基本完成调查资料的汇总工作,同时完成课题框架与计委的确认沟通;到第二个月,初步完成课题初稿并提交计委审核。正当程大林感到要松口气的时候,南京市政府突然提出新的要求:希望能以空间调整为主要内容而且以空间对策为重点,但不是强制性的。要求结题的时间不变!这意味着要对原先确认过的课题框架及初稿作颠覆性调整,也意味着最后一个月课题组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超过14小时。程大林义无反顾,以拼命三娘的气势冲了上去。第三个月,她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天都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有时为节约时间就不吃午饭,三周时间体重下降了10斤!按时完成的课题总报告,在论证会上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赞赏,认为课题对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分布现状、存在问题、空间布局调整的思路、重点和对策研究较为透彻,思路清晰,在全国同类研究中有创新和特点。这时的程大林消瘦、憔悴,眼圈发黑,但清癯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参政议政 彰显特色
2002年,程大林加入了农工党,2003年,任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06年底又光荣当选为农工党南京市委副主委。这些年来在她的心中装的不再仅仅是一个规划院,更多了一份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她的眼光关注的不仅仅是规划方案和标书,而且还有民生、社会……。
“农工党南京市委有着优良的传统、独特的优势和深厚的基础,同时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我能够当选为副主委,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将竭尽全力把副主委的工作做好!”正是基于对肩负使命的深刻认识,程大林将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作为己任。2006年11月,全国女规划师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女规划师代表共同探讨规划界关注的学术前沿话题以及交流在手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介绍了正着手研究《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其主要问题》。此话题立即引起程大林的注意,她意识到,不仅仅是北京,南京甚至全国城市都不例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她立即组织和发动农工房产支部的成员收集资料数据,经过缜密的思考,写成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和谐南京》的调研报告,该稿成为南京市政协大会的大会发言稿。文中的观点和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高度关注。2007年3月30日,市政协召开以农工界别政协委员为主体的约谈会,市政协主席汪正生同志与程大林等委员探讨了南京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问题。在2008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南京市农工的李蕾代表将程大林这个调研报告带上大会,引起记者的高度关注,《中国建设报》以几乎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其中的内容。
2006年底,中共南京市委提出了跨江发展的战略,通过程大林的牵线搭桥,农工南京市委与南京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举办了《南京城市交通与跨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共商跨江发展良策。五年来,程大林共向政协提交了六份提案。其中2005年提交的《科学调整住房政策,努力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提案被确定为主席督办提案。此外,她还积极参与政协城市建设委员会每年开展的课题调研,在确定课题思路、策划研究报告、丰富课题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她的专题调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被市政协列为2006年全会开幕式四篇大会发言之一,也是以委员身份的唯一一篇发言,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南京日报》等诸多媒体的关注。2007、2009、2010年分别代表农工党市委就她主持的专题调研《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南京全面达小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南京经济稳健前行》、《全力打造南部空港新城,强化南京中心城市地位》在政协全会开幕式上作了大会发言。
程大林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这个专业是同样毕业于这所著名高校、同样专业的父亲给选的,后来成为省安全厅领导的父亲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寄托在女儿身上了。程大林没有让父亲失望。良好的家庭熏陶,严格的大学培养,艰苦的工作磨炼,再加上天资聪明和勤奋好学,使程大林具备了规划师特有的睿智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