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保(苏州)
从去年第10期《前进论坛》上获悉方荣欣同志于9月4日在北京逝世,顿感愕然和悲伤。不禁潸然泪下。故人天际去,但方老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犹然深深印在我脑海之中,他对我的谆谆教导、拳拳深情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方老是我党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他的一生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一生。他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他在各个时期始终紧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工党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殚精竭虑,奋斗不止,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老从1958年起,历任农工党中央候补委员、常务委员、秘书长、副主席、中国执行局主任、常务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方老在农工党内位高责重,他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对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方针,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医药卫生改革、振兴中医药事业,经常到地方、下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
方老在担任中央常务副主席期间,曾于1990年到1996年先后三次来到苏州,他不顾己是耄耋之年,体弱力衰,照样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深入地方,视察并指导工作。
我记得方老第一次来苏州是在1990年的10月,他担任全国政协视察团的副团长,在各地视察之后于15日来到苏州考察了解乡镇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情况,在百忙之中还专门在南林饭店召见了我,认真听取我市农工的工作,并详细作了笔记,然后对进一步搞好党务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作出了具体的指示。
第二次是1995年1月,方老和章师明副主席去上海看望了中央名誉主席周谷城之后,18日风尘仆仆专程来苏州视察,当他知道吴县的三农建设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引起了极大兴趣,提出要去吴县农村考察,当时我即与苏州市委统战部和吴县市委统战部联系后,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当天下午由我和吴县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坤生陪同去吴县西山农村实地考察,先听取了张坤生部长关于吴县近几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方老听了非常高兴。在西山农村不时向果农询问果树生长和果农的收入情况,方老实地看到了苏州农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面貌,灿烂的笑容挂在他那坚毅的脸上显得那么兴奋。傍晚,方老还不辞劳累,特地由章副主席一道由我陪同去苏州医学院看望学院农工支部全体同志,听取了支部主任王明锁同志的支部工作汇报,他高兴地赞扬了支部工作的成绩,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教学、科研、医疗各项工作中作出新的成绩,希望支部更好地发挥组织作用。章师明副主席对支部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也作了指示。领导同志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同志热烈的掌声,大家反映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方老第三次来苏州是在1995年的11月,他和农工中央姚峻副主席、章师明副主席随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无党派代表人士赴苏南、上海浦东考察团由2日早晨乘专车抵达苏州,考察团2日、3日对常熟、张家港市进行了考察。3日晚在太湖之滨的东山宾馆受到了苏州市、吴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的主任委员的热烈欢迎。4日上午听取了苏州市、吴县市的情况汇报,收看了录像片《发展中的吴县市》。在考察团频繁的活动间隙,方老和姚、章两位副主席专门听取了我关于苏州农工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有关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作了指示。三位中央领导对苏州农工的工作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并对即将换届改选的有关领导人选的考察、甄选、安排等事项作了明确的指示,他们的指示不仅对我是极大的鞭策,而且对如何做好换届工作心中有了底。4日下午方老等一行又去吴江、昆山进行了考察,6日离开昆山去了上海。
方老三次来苏州考察党务工作,都是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召见我和听取工作汇报,显见方老对苏州农工的高度重视,而且还深入基层,会见基层同志并讲话勉励同志,也反映了方老对基层组织的无比关怀。
我和方老的相识是从我1983年11月担任中央委员开始的,我每年去北京参加中央全会,方老都要接见我,垂询农工苏州市组织的工作,他对苏州农工十分关心,谆谆教导我要抓好思想建设,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更好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他对苏州的重视、关心的另一个反映,是中央两次有关起草中央文件的小型会议也邀我前去出席,使我感到万分荣幸。
1992年8月2日-11日,农工中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十一大”文件起草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常务副主席方荣欣,中央副主席姚峻、章师明、田光涛和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的负责人以及五位省、市组织负责人共15人,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小型会议,我也光荣地出席会议,就“十一大”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起草了两份大会文件的初稿,会议期间还去大庆油田进行了参观。方老在会议期间一再谈起苏州农工的工作,并给予了表扬,这对我是极大的激励。
1998年8月17日-22日,农工中央在北京分别召开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的审稿会和政治交接工作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是中央主席蒋正华,副主席宋全升、章师明、田光涛、李蒙、郭秀仪以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方老同志参加的是江苏的管仲伟,广东的梅日新,天津的吴孟晖,四川的易明昭,广西的马明龙以及我。此时我已退出苏州市委会领导班子,与其他五位老同志不能相比,他们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在农工组织里长期担任省市级组织的实际负责人,具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农工中央的智囊团。我之所以能被邀出席,也是方老等中央领导对苏州的重视和关怀。会议由方荣欣同志主持,审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初稿)》,总结了我党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交流了如何搞好政治交接,研究修改了农工中央《关于搞好政治交接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我参加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对农工党的发展历程,优良传统,历史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农工党中央领导的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切实搞好政治交接,不断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迫切精神和老同志们几十年间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荣辱与共、无私奉献、忘我战斗的高风亮节都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
还有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是1991年9月农工中央在四川东山市召开的全国政治思想工作会议,由各省、市、区和计划单列市的负责同志出席,我是唯一的地级市的代表出席会议参加研讨。会议由方荣欣常务副主席主持,他在开幕式上指出:“这次会议负有开拓全党思想建设新局面的重任。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务是要分析研究党员的思想政治状况,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通过学习,加强正面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信念。”与会同志在大会和小组会上总结交流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经验,分析估计了当前党员的思想政治状况,研究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特别是培训领导骨干和对党员开展大面积教育的工作。我在大会上作了两次发言,分别介绍了我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领导骨干的培训和在广大党员中进行统战理论和我党党章学习,多方位、复合型的教育经验。方老对我的发言十分欣赏,作了高度评价。
方老从20岁开始就为农工党鞠躬尽瘁,直至98岁高龄去世,前后经历了近80个春秋。他的离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他和我虽然相识于80年代,又相距千里之外的京苏两地,但即使短暂相见,也使我深深感到方老是一位襟怀坦荡、学识渊博的领导人,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并肩战斗的无畏战士,是一位热爱农工、对农工忠心赤胆的老前辈,是一位慈祥和蔼,以诚待人的仁心长者。
方老安息吧。我们永远敬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