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正义维护者
——记农工党员、江苏名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林华
张林华律师是苏州众多律师中的一员,因为学管理出身,他主要业务范围是经济纠纷,尽管工作繁忙,他一直坚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热心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为打工者说话的好人
当前,众多的纠纷中,劳资纠纷占相当大的比例。劳资纠纷中劳动者显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部分企业不依法办事,侵犯劳动者权利,甚至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时,往往缺乏证据,连劳动关系都无法证明,维权相当困难,加上一旦劳动者提起仲裁或诉讼,企业往往调动各方面资源,影响裁判,使得劳动者维权难上加难。
律师代理劳动者进行仲裁或诉讼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风险,甚至遭到威胁与报复。尽管如此,只要有劳动者遭遇不公,找到张林华律师,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接受委托,全力以赴。因为,张林华知道,来找他的人都有很高的期望值,期望于他的专业知识、技能,更期望于他能够敢于仗义执言。
2008年6月,在苏州某公司做电焊工的安徽人叶某经人介绍找到张林华,请他帮助维权,否则叶某只能找老板拼命。原来,此前不久,叶某的同事与公司产生纠纷,申请劳动仲裁。叶某在单位与同事的仲裁案件中,为同事作证,得罪了老板,遭到报复。老板毫无理由地开除了叶某,不让其进公司大门。叶某与其说理时,老板报警称叶某酒后闹事。结果,叶某被关押近24小时。一向耿直、本分的叶某遭此冤屈,无法接受,与其妻一起四处奔走,到处投诉,然而毫无结果,叶某一度绝望。与叶某接触、沟通后,张林华对叶某十分同情,同时对叶某为同事作证的义举非常敬佩,决定接受叶某委托。仲裁过程中,由于是和一家颇有背景的单位“较劲”,工作进行得极其困难。然而,张林华从没想过放弃,相反,他向对方展示了将维权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并通过扎实的工作,使单位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不得不妥协,叶某获得了应有的赔偿。案件结束后,叶某千恩万谢,连称:“张林华,你是真心为我们打工者说话的好人!”
扶弱维权巧取证
许多来找张林华求助的劳动者,事后都为他们找到张林华感到庆幸。因为,他们往往由于缺乏证据、不懂法律,投诉毫无结果,之后在张林华的指导、帮助下获得了赔偿。
2009年7月,在某建筑工地做架子工的江西人管某,拖着一只伤脚,在两位同乡的帮助下来到张林华办公室,请张律师帮忙维权。原来两个月前,管某在工地上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导致脚跟骨骨折及门牙脱落。出事后,建筑公司以管某是包工头招的人及公司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包工头仅仅表示,如管某同意一次性处理,则给予补偿1000元,否则分文不给。管某四处投诉,但由于其没有基本的劳动合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劳动关系,无法进行工伤认定,投诉没有任何结果。管某只得靠借债治疗,度日艰难,原本依靠管某工资生活的一家老小,随之陷入困境。
张林华决心帮管某讨回公道。但由于吴某没有任何证据,维权的困难相当大。经详细了解案情,张林华利用对方想 “仅支付1000元了结”的心理,指导吴某通过电话与对方交涉,同时进行电话录音,取得受伤时间、地点等相关证据。又指导管某与对方签订“一次性处理,补偿1000元”的协议,要对方在协议上盖上工地项目部的章,从而锁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在取得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提起仲裁。在铁的证据面前,对方不得不认账。管某最终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求是,不畏艰难”。在劳动者处于严重不利的情况下,张林华总能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与技能,通过扎实的工作,为劳动者打赢官司,讨回公道。对张林华来讲,类似于这样的案件,不胜枚举。
不畏权势求公正
在弱势一方遭遇权力部门执法不公时,不管压力风险有多大,张林华同样敢于坚持正义。
2008年11月某日,一位云南农村女孩汪某在朋友的陪同下找到张林华,几乎是哭着讲述了其父亲的不幸遭遇,请张林华律师为其维权。原来,几日前的某个傍晚,在某石雕厂做工的汪某父亲欲过街道时,被一辆急驰而过的轿车撞飞,由于出事时轿车速度太快,老人被撞飞腾空,轿车从老人身体下方穿过十几米被喊停,老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当场死亡。
当时与老人同行的四位同乡,证实开车的司机是位男士顾某,副驾驶上坐着一位女士潘某(后知两人是夫妻)。然而,在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认定时,却认定开车的是潘某,并根据潘某陈述,认定车速只有40公里/小时,显然,认定事实严重错误。潘某顶替其丈夫顾某,背后肯定有隐情,且该隐情直接影响事故责任认定。
事故认定后,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汪某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请求查明事实,但毫无结果。汪某整日以泪洗面,但无能为力。了解案情后,张林华深知这是一起是非常棘手的案件,因为,面临的困难是推翻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的认定。虽然根据法律规定交警部门的认定能被推翻,但交警部门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专业的、权威的权力部门,一旦对事故责任做出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极少被推翻。
怎么办?连精通法律的律师都因畏惧而放弃,汪某哪里还有希望为其父讨回公道。正义与良知使张林华不顾得失,决定受理此案。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受理案件后,张林华立即带汪某赶赴事故现场,走访现场目击证人,调阅事故卷宗,深入了解案情,以最快速度依据事实和法律向上级部门提交了复核申请。然而,复核的结论是维持原认定,这令张林华律师非常失望。经过复核的事故责任认定更难被推翻了,形势对汪某严重不利,律师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按此认定及其他证据,汪某只能获得十几万元的赔偿。而如果公证认定,汪某则可获得四十余万的赔偿。
张林华没有放弃,代理汪某起诉时,坚持主张交警部门认定错误,请求法院查明事实,依法判决对方承担主要责任。在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张林华依据事实和法律,清楚阐明了交警部门认定的错误,打消了对方用虚构事实、掩盖真相逃避法律责任的侥幸心理。在法庭组织调解时,张林华明确告诉对方:汪某肯定会将维权进行到底,直到事实真相查明的一天,到真相大白之日,相信相关人员肯定将为此付出代价,以此给对方施加压力。在张林华的坚持与努力下,最终对方迫于压力在法庭主持下与汪某达成调解协议,给予约四十万元的赔偿。
“谢谢你啊,张林华!你真是我的恩人啊!”张林华不畏权势,为实现正义的无私付出,赢得了当事人尊重。拿到赔偿款时,汪某不停地向张林华表达内心的感激。此情此景让张林华真切地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容不得畏惧退缩。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张林华实践了律师肩负的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神圣使命,也让他坚定了心中坚守的维护公平与正义的信念。
在聊起办案经历与感受时,张林华坚定地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哪怕收取很少的费用,甚至分文不取,也要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张林华律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平和与踏实,稳重与厚道。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无畏,匡扶正义,默默实践着一名诚信律师的诺言,以一颗热忱之心书写着他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和对弱者的关爱!
(执笔人:李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