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事业
周先平 (扬州)
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老人是社会的重要财富,老人是家庭的宝贝;但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每个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加大,老年人成了现代年轻人的一种精神负担,并且随着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赡养老人的负担日趋加重;所以解决好养老问题既是家庭的现实需求,也是社会和谐文明安定重要体现,正如《礼记》所述:“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解决养老问题必须了解老年人群体要求,老年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存在着个人社会经历所形成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存在着家庭背景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的不同,存在着文化教育信仰所形成的兴趣爱好上的不同,存在着单亲老人与双亲老人需求愿望的差异;所以应针对老年人每个个体现实需要,就要求社会必须创造给老人及家庭选择,这就是老人选择社会而非社会选择老人,也就形成了社会化养老。
社会养老区别于传统养老模式就在于社会化服务,传统养老的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传统家庭式养老与社会福利性养老,它们是家庭有子女养老与无子女养老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延伸出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但这些模式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以扬州市目前养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就能说明,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现代家庭趋向小型化,一对夫妻和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已成为主要的家庭类型,因而“三代以上同堂”的家庭逐渐减少,这导致“家庭养老”中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与精神抚慰有所削弱;二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所形成的“421”家庭结构模式,以及一对夫妇负担4位老人的现实,这势必给“家庭养老”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
其二、社区养老不尽人意
社区养老服务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功能单一,只着重于文娱活动,而涉及生活、保健、康复、咨询、教育、社交等方面的活动较少;二是规模过小,辐射能力弱,影响力低;三是服务被动,所内虽设阅览室、乐器室、棋类、麻将等娱乐活动室,却只能是被动地开放;四是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较弱。
其三,机构社会化养老难满需求
由于家庭养老能力下降以及社区养老尚不完善,于是一些养老院、护理院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应运而生。然而,对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扬州来说,尚难以满足进院养老的人口需求。而且随着城乡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的发展也面临不少的困难:一是养老床位供给紧张,增量发展的难度较大;二是民办养老机构需要政府予以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三是进养老院的费用远高于在家养老,有些家庭难以承受;四是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的素质还不相适应。
就其分析现有养老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人们对养老问题的观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认为老人是家庭的事而非社会的事,老人应随子女的意愿而未认识到老人有自己的想法;二是人们对养老内容认识不到位,养老并非是单一的温饱问题,还就包括精神是否愉快、身体是否健康、保健是否到位以及康复、文化娱乐等等;三是最根本的,即社会保障的到位程度,过去老人依附于子女或要为子担忧,老人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等不能到位;正是因为以上的因素,势必形成养老服务不全面,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
在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健全的情况下,老年人晚年生活需求对家庭与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并且不同人群的老人对社会要求不同,这就说明老年人在选择社会,有条件购买社会服务,社会必须创造条件来满足老年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集中形成了面向老年人的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引入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市场的竞争来创造老年人生活的市场。
以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事业,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专家指出,养老产业是个龙头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地产业、旅游业、消费品业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同时养老产业涉及面广,可吸纳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包括护理员、生理理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因此养老产业化给社会带来了双赢的效果,一方面解决了老年人赡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助推我国“绿色GDP”的增长。全国1.69亿老年人口能否撬动1万亿元规模养老产业,将决定我国扩大内需能否再添新突破口,发展养老产业亟待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老年用品研发机制,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完善养老保障网络,提振群众消费信心。
——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所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都要减免各项配套费。针对目前国家对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明确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给予水电气等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
——加大融资帮扶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养老产品生产企业、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中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性的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资格鉴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促进队伍稳定。
以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就是以创新的思维打造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提高老年人的服务层次,撬动养老产业的商品市场,以市场经济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