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梦想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建设自由、民主、平等新中国而献身的
农工党英烈们
项 生(淮安)
历史会因岁月的流逝而翻过一页又一页,而历史的丰碑却是岁月无法尘封的,让人永远地缅怀和崇拜。缅怀和崇拜那些面对苦难,却毅然坚持理想的英雄。
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再一次翻开农工历史,仔细的浏览着那些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平等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农工党人,一种悲壮,一种凝重,一份感动油然而生。老一辈农工党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书写着凝重历史。这份凝重,理应被铭记。
他们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却选择放弃,选择坚持理想。邓演达被蒋介石被捕时,蒋提出自任总司令,邓演达任副总司令,一同去江西“剿共”,或者派他出国。这一切都被邓演达一句话挡回:“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这份为理想而放弃高官厚禄诱惑的执着,让我们感动。
即使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这些农工党人为了理想,即使再苦再累,也毅然承受。这份承受苦难的坚持更值得铭记。
北伐时,由于武昌守敌负隅顽抗,久攻不克,邓演达亲临城下,与士兵同生共死,仍巍然不动,指挥若定。结束战斗洗澡时,才发觉肋肉已经腐烂。他常说:“我们只做驴子,吃的是干草,走的是黄沙漠漠的长途,做的是炼石补天的功夫,只有工作是安慰罢了!”
在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我们的农工党员在在国统区,亦作出了巨大牺牲。1949年春,南京、武汉、西安相继解放,四川已感到威胁。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报准伪国防部,重新调整部署。刘宗宽借机将大批军队从川东地区调到川北,为解放军从川东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解放军从他特意留下的这个空隙入川,加速了重庆解放的进程。
无论在大革命,还是解放前夕,无数的这些隐蔽在敌人心脏的农工党人,为了反对独裁,建立民主的新中国,而拥有的这种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值得我们纪念。有时,选择坚持就意味着牺牲,有时甚至还将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在开展反蒋军事斗争中,许多农工党员英勇牺牲。农工党四川省党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章培毅,在军事策反迎接解放活动中被捕;张孟晋受中共地下党指示,为支援华蓥山武装起义,到香港筹款,返渝后被捕。二人在重庆解放前夕,与同狱难友在渣滓洞被集体活活烧死,时年同为29岁。农工党西南地区组织工作负责人黎又霖,长期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士中进行统战工作,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白公馆壮烈牺牲。
农工党人曾伟、虞键、刘启纶、郭莽西、赵寿先、焦伯荣、郑显芝、边美棠、周永良、朱程、宋无畏、黄立本、屠泽民……这些英烈的名字,有的被记着,并被历史浓重抒写,但有更多的农工烈士,事迹却无法被详细的载入史册。
面对牺牲,他们不畏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墓志铭——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英雄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们为中国历史树起一座座伟大而不朽的丰碑。我们理应学习这些无名的英烈,他们应该被铭记,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为了理想,他们有坚持,他们有执着,他们敢牺牲。
今天,我们农工党人在坚守着自己的情操,农工的历史就是与中共荣辱与共的历史。无论是农工党的英烈们,还是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无数英雄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今天,我们这些为建设现代化中国而奋斗的农工党人,依然在继承先烈们那种为理想,为信念而坚持的精神,继续在为祖国的强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农工党正继续与中共荣辱与共。
今天,我期待着,我们的祖国继续在民主、繁荣、富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