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文章
周俊鸿(盐城)
当前江苏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活跃期,具备了发展创新型省份的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言,不仅十分及时,而且非常重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是重头戏。现在,我们应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突出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才资源和管理创新,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文章,应着力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环节。应依据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我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加快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目标,并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吸引国内外新兴产业尖端技术、科技资源迅速向江苏集聚。同时,应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引导传统支柱产业通过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加快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的步伐,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使纺织、化工、机械装备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
二是打好企业创新主动仗。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角,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我省虽然拥有数十万家企业,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却不多。在竞争日益激烈、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增加的大背景下,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才能赢得生存和成长空间。为让企业扛起创新大旗,建议政府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市场培育、企业上市等重点部位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机构、优化创新团队、申报科技专利、转化科研成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参与或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突破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下好产学研合作先手棋。产学研合作平台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马佐里、科行、丰东等创新型企业,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理念,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东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联手,通过搭建技术中心、项目攻关、技术引进、吸引科技人才带成果到企业“孵化”,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给企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现在,一方面应巩固发展已建的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产业技术研发联盟,另一方面须认真总结经验,下好新一轮产学研合作的先手棋,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国际产学研合作新领域,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研发领域的战略合作,联合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