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同风雨 枝叶总关情
——淮安市委2006-2011年社会服务工作掠影
多年来,淮安市委在履行参政党职能过程中始终把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依靠基层组织,组织广大党员,在社区共建、挂钩帮扶、义诊助学、法律援助等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中努力践行自身职责,为促进淮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全力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社区共建项目,打造模范绿色社区
淮安市委始终从最基层、最切合群众利益的方面入手,积极寻求改变社区面貌的多种方法。2006年,经市委会积极争取,农工党中央将清浦区清安街道南港社区确定为“农工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 这是继天津后全国第二家挂牌成立的“农工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探索了民主党派与基层社区共建的新模式。联系点建立以来,农工党淮安市委每年定期在南港社区举办两次以上的义诊送药咨询活动,年均义诊送出价值7000元的药品,受益患者近千人;积极围绕“创四城”目标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多次开展创业宣传栏建设、创卫义务劳动等工作;利用医药卫生专家、律师资源优势,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为了引导社区下岗职工积极自主创业,开展针对下岗职工的专业职业培训;做好社区特困家庭和“4050”下岗失业人员帮扶工作,切实解决社区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为了全面提升社区环境,淮安市委会联合市园林局、绿化办等单位与社区居委会开展环境整治行动。自2008年起历时三年共协调投入建设绿化资金45万元,建成居民休闲广场一座,社区背街后巷均建有绿化苗圃和文化宣传牌,杜绝裸露泥土空地,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10年,南港社区被淮安市授予十佳“绿色社区”称号,并被推荐申请全国模范社区等称号。
二、挂钩帮扶进农村,“三进三帮”下基层
李玉峰主委作为淮安市首位全国政协委员,多次亲自带队奔赴金湖县闵桥镇、淮阴区堡工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挂钩帮扶、驻村蹲点活动,走访村民举办民主交流会、座谈会,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研讨,并形成提案带向全国“两会”的高层次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
“社会服务工作要做好,关键落脚点就落在一个‘实’字上”。为将“三进三帮”落实到实处,李玉峰主委多次带领农工党市委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心往下沉,脚往下走。在下基层调研考察的过程中,当得知闵桥镇的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存在资金、技术等当面的困难时,淮安市委多方协调市交通局、市道路管理部门,筹措资金10万元,建成一条长达10里的村道,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2011年中秋节前,筹划组织堡工村近20名“三老”,带领他们赴周恩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观摩学习活动,将“三进三帮”进农村工作推进了新阶段。
三、多措并举,积极投身服务为民的各项社会事业
一直以来,淮安市委坚持不懈地每年主动进乡镇、入街道,为群众开展多种多样的便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义诊咨询、送医送药。连续五年举办“淮安市市民健康论坛”;利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环境宣传周等契机为群众送医送药。据统计,市委会年均举行义诊活动五次以上,印发宣传资料千余份,免费送出药品价值逾万元,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2、创立“春蕾班”,帮扶贫困儿童和孤儿。市委会联合省委会、苏州市委会等共同在楚州区仇桥镇中心小学内创立“春蕾班”,扶助失学儿童。市委会还经常带上文具等慰问物品前往社会福利院探望孤儿,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3、开展“光彩感恩救助行”、“同心品牌工程”系列活动。2010年,市委会开展“构建和谐淮安志愿团”活动,下基层慰问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和乡村特困户等,起到了弘扬优良传统和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与精神的作用。
4、免费开办“SIYB”培训讲座。市委会大力举办为失业下岗职工提供技能的培训班,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和就业,其中部分创业者现已成为地区有名的创业模范和代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5、创办“淮安市前进书画院”,带动地方文化发展。2007年,淮安市前进书画院成立,把淮安市书画艺术界的农工党员集聚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丰富了地区文化生活。先后成功承办2008中国金湖荷花节书画展、前进书画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对推广淮楚文化、提升地区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书画界农工党员还义务举行了“送春联进社区”、“为玉树地震灾区义卖”等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共同赞誉。
四、积极组织法律援助公益行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法律援助工作渐趋成熟。旨在为淮安市的贫困职工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淮安市农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其工作运作已跨入第七个年头。七年来,法律援助站的12名农工党员律师每年都能为至少四起法律援助案例提供免费的委托代理,年均开展大型法律咨询等活动两次以上,这些工作挽救了诸多贫困家庭,在社会上起到了惩恶扬善、树正义之风的良好效果。
社会服务工作,一直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民主党派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具体渠道和窗口。多年来,淮安市委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社会的目标”这一宗旨,将民主党派工作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尽心尽力做好关乎“一枝一叶”的服务社会工作,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以推动淮安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孙 悦 臧 剑 赵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