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加坡法律的严厉
朱爱华(淮安)
举世皆认可新加坡是个法纪严明的国家。让我们好奇的是新加坡有鞭刑。就是说你触犯了某条刑罚,既不适用牢狱之灾来惩罚你,也不至于用杀头来警示世人,就用鞭鞑来惩戒你,轻则少抽几下,重则多抽几下。这条法律在我们看来很严厉。其实,吃皮肉之苦对人还是有很重要教育意义的。
据说鞭刑是用宽板藤条打,打的部位以臀部为主,不会一次全部打完,打完第一下,就会有人来给你涂抹止痛膏,过几天再打第二下,再涂,以此类推,直到6下全部打完,估计在未来2.3个月内是绝对能趴不能坐,而且身上会留下一辈子很难消掉的疤痕。
新加坡鞭刑适用的罪名:强奸、抢劫、贩毒、非法拥有武器(包括长刀、匕首)、涂鸦(包括喷涂油漆,也包括重犯在被禁止的墙上张贴广告、海报)等。至今,适用鞭刑的罪行名单还在延长。目前,对至少40种罪名。鞭刑是强制刑,不能减免,必须执行。
新加坡鞭刑的实施:刑鞭长1.2米,粗1.3厘米。在行刑前,刑鞭会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充分吸水,增强柔韧性。监狱局表示这样做是因为干燥的刑鞭在行刑时可能断裂。一旦断裂,藤条上的刺就会扎进犯人的肉里。鞭刑要求一鞭子打下去就皮开肉绽,疼痛难忍。每打完一鞭,医生都要检查,一旦发现受刑者不能承受下一鞭了,便暂停鞭刑,过3个月再继续打。鞭刑室非常宽敞,天花板很高,地板锃亮。在房间尽头有一列桌子,监狱官员坐在桌子后监督行刑。在房间的另一头立着鞭刑架。鞭刑架高2.74米,用木头制成,相当牢固。刑架下有供犯人站立的木制底座。犯人将被赤条条绑在刑架上,两位狱警分立两侧伺候。行刑时,各家报纸的记者都到可以现场拍照。
尽管如此惨烈,每年仍有上千人被判处鞭刑。
从鞭刑的严酷,想到新加坡干净整治的城市。没有到处乱帖的小广告,没有开车人闯红灯,没有行人不等红灯,没有乱扔的垃圾,没有人随地吐痰,因为这么多“没有”才使城市得以干净。在“没有”的前提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自己的国度。到处乱帖的小广告被形象地称之为牛皮癣,前面人清理得很辛苦,后面人帖得很麻利,帖的永远比清理来的速度快。为了让小广告的内容不能发挥作用,政府让电信部门采取了“呼死你”的技术,可是总也没有把小广告呼死了,还经常地可见城管铲一铲,收效甚微;为了让行人不闯红灯,用绳子拉成一条线来禁闯,红灯拉线,绿灯放线,被线拦着的人遥遥欲试,一旦放线,就如脱缰之马,飞奔而去,等待的几秒好似人生最不能停的时刻,要用飞奔补回来;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因为高额的罚款使一大部分人不愿闯了,可是常有钱多者不惧,可以消除红灯的关系者无畏,法在金钱的关系面前显得很渺小;乱扔的垃圾,只有环卫工人清扫的责任,没有乱扔者的责任,一切都是靠个人的素养决定着干净的程度,可是国人却是素养极不平衡的人组成的,乱扔者泰然处之,不扔者无可奈何,只能空摇脑袋:“有些人素质太低!”又能何用?宽松、不健全而又可以通融的法律只能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能让人兴叹,只能让良民变恶,好人变坏。
从鞭刑还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理念问题。中国人受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后又受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对人权一向不太尊重。可是有一天因为改革开放,忽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人权。于是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问题都想到人权,甚至不分是非地要人权。稍了解一点解人权知识,就想到处适用一番。其实人不吃苦不知甜,不被处罚难改错。学校的学生有一点错,先生适当地用一点体罚传统有之,无可厚非,但现在很多老师已不敢擅自动念。教育学生,不敢动学生一根手指头。稍有一点体罚,“懂人权”的家长就大闹学堂,更有不谙世事的记者、媒体推波助澜,不是批评学生的不学、不德,而是一味责怪老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权。似乎学生成长期自身的错已不是错,错就错在老师的教育用了体罚的方法,义正辞严地责问老师“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中国古代正规教育很少,多是私塾教育。私塾先生之所以为学生所怕,不全是因为我们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而重要的因素是老师有戒尺等着犯错的学生,所以学生才对先生惧畏。我之所以不说敬畏,是因为学生对先生的敬不是一方戒尺所能达到。戒尺是用来体罚学生的,很多人在这样的体制下,在戒尺的畏惧下使自己成长、成人、成才。
新加坡的法律体系我并没有去研究,因为我不是一个从事法律专门工作的人,但我们可以从实际效果中看到它法律的独到之处。精细、实用、落实、人性化。精细是管到细微之处,在新加坡行走,经常可以体会到汽车等待行人过马路,当行驶的汽车经过人行横道时,会看看有没有行人,如果有,它会很主动地等待你通过它才会开动。这肯定是制度使然而绝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素质!它的法律管的重在日常生活,吃住行,水该达到什么标准,住该政府和百姓双方如何出钱通过组屋来除居无定所之忧,走得如何规范安全。再细、再实用的法律如果没有有效的落实都是意义不大的。没有人敢去触犯法律,更没有人在违法后试图通过说情、贿赂而达到逍遥法外的目的,这才是有效的法律。
国家不可无法。其实法律的制定标准不该是是否严酷,重要是通过严格达到社会规范的目的。法律的严格不是为了统治者为所欲为,而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为了遏止小部分的的罪恶和错误,让大部分人生活得舒畅和条理。我想我们学习新加坡的法律,不是学某个条文而是学它的精神理念,通过理念的创新达到制订适合我们十三亿人口大国治理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