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访贫问苦时
钱万平(淮安)
年关将到,各级领导干部又要到基层访贫问苦了,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当然领导干部也要忙起来了,小车轮滚滚,镁光灯闪闪,影视像频频,众下属碌碌。
此举果真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该送人的心坎上?此举果真树立了党和政府热心为民的形象?根据我这位生活在基层的人看来:未必!
第一,现在的群众都有文化,都会算账。某村某户某领导年前送来一袋大米,一桶油,二百元现金,加起来不足支付这一行人的出行费用。也许有人说帐不能这么算,意义不同。我说,你如果用的不是纳税人的钱,随你怎么支出都行,帐随你怎么算;可是你用的是人民血汗,就得计算成本。花纳税人的钱朝你个人脸上贴金,送来的不是温暖,是心寒!
第二,被慰问的人家不是逢年过节才贫困,更多的困难是平时;这些人家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要过日子,其余日子都可以冷藏起来,所以年前节后作为领导送来的杯水车薪不足以解决什么,被慰问的人家内心深处也不可能感到什么温暖。
其实,如果真心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树立热心为民的形象,功夫还是用在平时。在你领导的辖区内,有没有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保证需要救助的贫困户及时得到救助;对于可以帮助脱贫的有没有帮扶脱贫的计划、措施以及实施行动。
如果在年关时,某地有这么一则报道:我们这里的领导不需要访贫问苦,大家都可以过上安详和谐的年,那就是真的送上温暖、树立形象了!也免得领导人鞍马劳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