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参政议政工作纪实
臧 剑 赵璐璐(淮安)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职能,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在中共淮安市委的领导下,农工党淮安市委会紧密关注淮安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市委会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政府的参谋、民众的口舌,在淮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重视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统战部等召开的高层次协商会议
市委会主要领导始终积极参加全市召开的情况通报会、“季季谈”、“双月谈”等各种高层次协商会议,充分了解情况,把握大局,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中,市委会负责同志多次参加市政协等部门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切实把握淮安市的发展脉搏,听取基层民情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
充分发挥在人大、政协中的作用
市委会现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0余名,其中全国政协委员1名、省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3名、市政协委员16名。这些来自全市各个岗位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和义务。2006年以来,市委会先后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31件,其中《关于解决经典廉价药品紧缺状况的建议》、《关于解决我市就医“住院难”的建议》等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重点督办提案,市卫生局、药监局等部门召开专门的汇报会,邀请市委会主要领导听取意见;市委、市政府对《关于我市集镇绿化问题的调研与对策》、《建议将我市卫生检测检验中心项目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内容》等建议高度重视,市委领导亲笔批示作出指示。市政府办公室采纳相关建议制定出台《关于2008年度集镇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办发[2008]20号),有效促进了我市集镇绿化工作的开展。2011年,我市卫生检测检验中心项目也得以正式启动建设。
2006年以来,市委会向市政协全委会议提交大会发言报告14篇,其中《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紧抓建设特大城市内涵注重城市建设特色发展》、《关于逐步推进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统筹管理的建议》、《政府主导社会扶持积极做好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等报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些报告的主要精神和建议都被党委、政府积极采纳。
切实注重调查研究工作
市委会高度重视调研工作,采取“横向组织调研,纵向联合调研”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起,市委会主要领导分别在淮阴区王兴镇、吴城镇和金湖县闵桥镇等地区驻村蹲点,撰写调研报告向市扶贫办切实反映真实民情;2007年,先后赴各县区以及南京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集镇绿化”等专题调研活动,广泛征求意见;2010年,市委会结合自身优势,相继确立了对科学用血、食品药品安全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等调研课题目标,并在市科技局立项成立专家科研调查组,开展“关于我市输血合理性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的科研调查。2010年下半年,联合市环保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了关于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的专项调研,收集了大量基层资料,整理撰写了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
做好与政府部门的对口联系工作
市委会的对口联系单位为市卫生局、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市环保局和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委会始终保持主动与这四家对口联系单位互通情况和信息,关注对口联系单位工作,积极参加几家单位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互相沟通、增进了解的作用。
2007年,与药监局联合走访药业公司和医疗器械厂等单位,开展考察调研;2010年,与市卫生局联合奔赴南通,学习“大调解”机制在化解医患矛盾等问题中的作用;2011年,与市水利局举办首次“民主党派活动日”。通过对口联系活动,市委会与政府部门充分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也体现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相互协作的优良传统。
发挥“特约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市委会现有特邀纪检监察员、特约检察员、执法监督员、以及各单位行风监督员等各类“特约员”26人,所有“特约员”均能积极参加所联系部门的各项检查工作、座谈会及活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注意收集社会各界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和整改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切实做到不辱使命,发挥了“特约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市委会有关领导负责的软环境建设工作、城市创建责任效能督察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与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