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总理的话想起
姚 瑜(苏州)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结束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发言人李肇星邀请,会见中外记者时,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时说,“文革”错误的谴责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笔者在观看新闻直播节目中,刚听到总理这一警钟式的话时,思想上大为震惊:“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了,还会“重新发生”吗?其实,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曾建议设立“文革”博物馆,以吸取教训,警醒后人。但时至今日,有关部门一直都没有采纳过这一建议。当今也总有那么一些人,非但不承认“文革”的灾难,还要利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文章,千方百计地为“文革”招魂,为“文革”翻案,希望极左势力卷土还重来。
从温总理的讲话中,不难看出当今中国确实存在“文革”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其一“文革”的错误和建设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中国是一个受封建专制思想影响几千年的国家,封建思想不可能在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中得到清除,其二如今经济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政治体制的改革未能及时跟上,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变化。当阻碍改革的各种因素混合发酵后,一旦找到适当机会“文革”就有了可能重新发生。
要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笔者以为需要做以下四件事:一、坚定不移地及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大力推行民主政治。二、彻底根除封建的个人崇拜抛弃宁左勿右的陈旧思想。宁左勿右是产生极左的源头,邓小平说要防右更要防左,“文化大革命”就是在个人崇拜和宁左勿右的指导思想下出现的,“文革”是“极左”的集中表现,因此当前要注意清除“极左”的做法和影响。三、直面“文革”历史坦然面对真相,克服集体失忆。过去对“文革”错误的处理那种宜“粗”不宜“细”的做法,应逐步有所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治稳定的需要,宜“粗”不宜“细”的做法是必要的,但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有必要逐步实行宜“细”不宜“粗”,以利彻底清除“文革”余毒。四、继续解放思想,逐步解密“文革”档案,反思“文革”错误,让大家都能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与“文革”的错误决裂,并且采纳巴金老人的建议,以国家的名义建立“文革”博物馆,以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