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我做出更多的努力”
——记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市委主委、市卫生局局长陈建国
王裕强(常州)
30年岁月流转,陈建国从一个热爱举重运动的小伙子,变成了一名业务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从当初青春年少指点江山的激扬与懵懂,走到如今行政管理与参政议政的敏脱与从容。对生活的责任与执著,对理想的憧憬与探索,终于铸就了陈建国今日的风采。
论行医他德技双馨
熟悉陈建国的人都知道,从1982年踏入医院至今,他就把为病人解除痛苦看成是应尽的职责,多年来刻苦钻研,不断进取,达到了德技双馨的境界。
2003年7月的一天,陈建国正在常州二院泌尿外科专家门诊坐诊,临下班时突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是位名叫戴蒙(MarshllA.Dimond)的美国商人,在常州考察时小便出现血尿。陈建国热情接待了他,经B超、CT等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左肾肿瘤癌变可能性极大,必须接受手术治疗。肾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病,手术虽有一定难度,但常州二院泌尿外科完全有能力做。戴蒙是否信任常州医生呢?是去上海、北京等地大医院治疗还是干脆返回美国治疗呢?
陈建国看出了病人矛盾的心情,耐心地向患者解说病情,还详细地介绍了医院一流的设备和过硬的技术。谈着说着,如春风化雨,渐渐地,戴蒙那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决定在常州二院动手术,并指定要由主任医师陈建国主刀。手术中,陈建国发现,肿瘤大小、位置和术前诊断情况完全吻合,手术顺利完成。不久戴蒙病愈出院归国了。临行前,他特意请人制作了一块匾,赠送给陈建国,连声说:“没想到常州医院医疗设施、医疗技术这么好,一点也不比美国医院差”。
古语道: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从医30年来,陈建国努力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把国外先进技术与应用于临床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道路。在用心做好管理工作和医疗工作的同时,陈建国参与并担任副主译编写了《泌尿外科手术创新与改良》一书,其中富含的创新精神更成为滋养我国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的精神财富。他与常州二院泌尿外科同仁一起,先后摘取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1项。陈建国还参编《现代肾上腺外科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常州市卫生科技之星、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光荣称号。陈建国目前还是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
论管理他开拓创新
2000年9月,陈建国被提拔为常州二院副院长,两年不到又兼任常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面对新角色,他勇于负责,敢于创新,体现了一位开拓者的风采。
2004年春天,常州一家企业的炼铁炉爆炸,有1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两名病人烧伤面积达到90%以上,深度达到2-3度。救护车伴着紧急的铃声一辆接一辆地往二院开。当时医院抢救现场气氛紧张,而负责指挥的组长陈建国,却有条不紊,显示出了出色的管理协调能力。首先,烧伤科医务人员不足,抽调其他外科人员前来援助;其次,一边迅速分清伤员伤情,一边与手术室协调,腾出手术台,实施抢救手术。同时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安排隔离病房,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规定,抢救小组人员每天上午8∶00准时到烧伤科参加会诊,特殊情况随时通知到现场抢救。为保证抢救力量,医院抽调一批医师、护士、护工充实到抢救小组中,并请上海著名烧伤专家共同制定抢救方案,尽一切力量抢救病人的生命,并随时与工厂及病人家属保持联系,通报情况。当地区委、区政府领导到医院看望伤员,对医院的抢救工作表示满意,认为医院前期的抢救指挥工作及时、有效,体现了医院整体较强的应急能力和较高的医疗水平。作为抢救组长的陈建国功不可没。
公立医院改革是卫生事业改革的重点、难点。在院党委领导下,陈建国从建章立制、优化流程、改善服务入手,持续进行常州三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对住院部内科、外科二级分科进行调整,分楼层设置独立挂号、收费窗口;理顺急诊挂号、就医、抢救、检查、配药、治疗环节,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门诊部实现多途径的预约挂号服务、全日制专家门诊和“一医一患一诊室”;按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及兼顾职龄的原则,完成了全院所有专技人员的岗位聘任。遵循效率效益、客观公正等原则制定了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方案。每位职工的社保基数调整、公积金基数由原来的8%调整到12%,职工福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励。在安保、保洁、绿化、洗涤、陪护等后勤服务上进行社会化探索,初步形成了物管办与保洁公司、保卫科与保安公司、基建办与施工单位、总务科与维保中心、护理部与陪护工公司有效互动的局面。
与此同时,陈建国还非常重视医院的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科研教学等工作,以不断提升医院的软实力。2012年1月,常州三院正式挂牌成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为创建南医大附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参政他责无旁贷
陈建国于1995年11月加入农工党,2001年10月当选为农工党常州市委副主委,2003年初,当选为新一届常州市和江苏省政协委员。他豪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多党合作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机会,其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赏。
近几年来,陈建国先后参与组织了农工党常州市委开展的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等专题调研,在省、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有关医疗保险、肿瘤防治、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区级医院职工享受医疗补助待遇、加强政府对媒体的管理等个人或联合提案10多件。
2003年7月,针对药价居高不下的状况,陈建国参与组织了农工党常州市委开展的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调研。他和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常州市委主委陆志奋一起带领调研组,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座谈,走访部分药店和群众,赴外地交流学习等形式,发现药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然后形成了调研报告及党派提案,提交市政协。
2004年6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动员大会,全市社区建设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农工党市委围绕这一重点工作,开展了关于社区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陈建国和农工党其他领导一起前往天宁区政府、钟楼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听取情况介绍,并实地参观考察了朝阳桥街道、新丰街道永宁路社区、西新桥三村社区和怀德苑社区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大会发言及提案,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等建设性意见,被有关部门吸纳。
社会上对“医药代表”很反感。医药代表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面对这种鱼龙混杂的状况,陈建国认为政府不能熟视无睹。于是,在省政协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加强医药代表队伍管理,规范药品购销行为》的提案。这份提案的新思路在于首先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不将“医药代表”一棍子打死;然后,政府尽快主动出台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办法。其中包括卫生部门的监管、实行准入制、“医药代表”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奖惩办法与违规登记等等措施。提案一经出笼,立即引起社会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报社记者写专访,电视台约做节目。新华网称:“江苏省政协委员陈建国在提案中建议,给这个特殊从业人员上规矩。”《江南时报》说:“陈委员为治理医药代表开出了一个实用的‘大处方’。”报纸的标题是《向体察百姓冷暖的政协委员陈建国致敬》。
2011年11月,在农工党常州市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陈建国当选为农工党常州市委主任委员。对于如何做好农工党工作,他表示:一是认清形势,增加提高履职能力的紧迫感。要坚持“五个不变”,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增进政治共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讲究方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要提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水平;把“同心”思想教育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广大成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突出农工党特色,继续培育健康家庭“百千万”工程和“春雨行动”两大品牌。三是注重考评,提高党派工作的整体水平。要按照“开展‘同心’实践活动年度评价工作的具体意见”,积极落实,有效提升工作的整体水平。各基层组织要认真对照《2011-2012年度基层组织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党员评选方案》,积极开展支部工作,努力使考评活动取得实效。
2012年4月,陈建国担任了常州市卫生局局长。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