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研修见闻
毛 洁(苏州)
6月6日下午,我们一行8人在北京机场搭乘日航班机前往日本参加JICA(Japan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gency)为期10天的培训项目“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尘肺病诊断”的研修,培训费用由日方承担。
JICA是为了支援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以日本政府为首、国际组织、NGO(非政府组织)、民间企业等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一起开展的经济合作。JICA“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示范地区为苏州,实施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过向我国派遣日本专家与安排我方相关部门人员赴日研修,学习日本在职业卫生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知识,提高我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此次我们赴日研修项目是“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的子项目。
飞机飞行3小时35分钟到达东京羽田机场,在机场引导人员的指引下很快就通过入境检查,在出口处见到接机的JICA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到机场外等候机场大巴前往我们培训基地所在地的横滨,在机场大巴站点,有工作人员为我们把行李箱排列整齐,大巴很快就到了,工作人员又把行李放入大巴行李箱,等我们都上车坐定后,汽车启动,这时看到地面工作人员在深深地鞠躬,直到汽车消失在视线内。汽车开动后,车内的显示屏播放短片,首先要求每个人系好安全带,车内非常安静,没有人大声说话,经过1个多小时我们到达横滨,入住JICA横滨国际中心,这时已经是晚上10∶30(日本时间11∶30)了。
横滨市位于神奈川县境内,为县府所在地,横滨市东临东京湾,南与横须贺等城市比邻,北面是川崎市,面积为426.7平方公里,人口363万多。横滨市共分为18个行政区,其中中区和西区是市中心,县、市政府以及横滨银行、高岛屋等百货公司均集中在此。最初横滨只是一个东京湾畔的小渔村,1859年,横滨成为自由贸易港,1873年,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港口,1889年建市。1922年关东大地震使横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横滨又遭轰炸,战后得以重建。横滨地处全国四大工业区之一的京滨工业区的核心地带,工业相当发达,主要以钢铁、炼油、化工、造船业为主,全市共有大小工厂8300多家,工业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位。横滨山下町的“中华街”是华侨聚居区,区内有大小130多家中式餐馆。横滨港是日本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亚洲最大港口之一,有大码头10多个,全长18公里,可同时停泊上百艘大型货轮,总靠岸能力为100多万吨,年吞吐量为1.1亿吨~1.3亿吨。我们的培训中心就位于横滨港附近,海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水母。
第二天上午,在JICA中心举行培训说明会,给每个人发放胸卡、用餐卡、填写医疗保险卡等等,并为我们配备了全程陪同的翻译。翻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中年先生,从北京到日本已经20多年了。当天下午我们就在翻译的陪同下坐地铁前往医院上课了。
培训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天一早我们和日本的上班族一样乘地铁到医院上课,体验到日本地铁的便捷,有直达的快车、分站点停的慢车,班次很多,上下班时段乘坐地铁的人很多,地铁站的电动扶梯上人们都靠左边站成一排,不时会有人从右边匆匆走过。如果去东京游玩,可买一日票710日元,在当天地铁运营时间内可不限次数搭乘,非常合算,我们在周六坐地铁到东京游玩,横滨到东京坐地铁只要半小时左右,非常方便。但是日本的饮食比较贵,我们看了肯德基、麦当劳的价目表大约是我们国内价格的5倍,海鲜却比较便宜,这就是靠海吃海了。
在日的10天时间内,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环境非常干净,大众的环保意识非常强,以前也多有耳闻日本非常干净,但是亲眼目睹后还是感触颇深。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很细致,在我们入住的客房内都有一份印有图片的垃圾分类说明,大类分为可燃烧、不可燃烧,每个大类又分小类,如可燃烧类中有书籍、报纸等;不可燃烧类中有塑料瓶、电池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工工作非常认真细致,我们看到商场清洁工跪着在擦拭地面污迹。日本的厕所非常人性化,马桶坐上去是温热的,可以前冲、后冲,可以调节冲洗的水温、还可以烘干。此外,在公共厕所小便时还有音乐声来掩盖尴尬的声音,实在是非常的体贴入微。每个厕位的右侧墙上都有警报按钮,我们同行的一位女士因不认识日文还把警报按钮当成冲水按钮,结果警声响起立刻引来了工作人员,但是如果稍加留意,这样的疏忽大都不会发生,警报按钮都是红色的,都在厕位右侧墙上容易按到的位置,而冲水按钮大都是感应的,或者是在左侧或后面。一直在想全世界的厕所应该只有日本把马桶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整个环境一尘不染,下雨天走在路上,鞋子上没有一点泥污。有的时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培训老师严谨的授课更加深了我们对日本人工作认真细致的印象,老师和他的同事曾做了900多例的尘肺病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尘肺病的胸片、CT片、肺部组织病理切片以及肺组织标本,让我们从影像、实体、细胞多方面对尘肺病有了系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