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日益重视,土壤修复需求越来越多,土壤修复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近两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中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中科院研究员周健民就引导和规范土壤修复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提案,呼吁各方高度重视土壤修复行业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谋求出路,在政策标准、构建稳定的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一、问题出在哪儿?
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没有建立完备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修复治理后也缺乏长期监测和监管。
周健民委员告诉记者,“土壤修复行业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备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污染修复治理后也缺乏长期监测和监管。”
同时,土壤修复市场不规范,行业门槛规范性不足,导致一些没有资质、缺乏经验与责任感的公司进入市场,出现了工程被层层转包,恶意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
“一些土壤修复不是进行污染治理,而是成了污染搬家的过程。”周健民说。
此外,修复人才和技术的短缺也制约着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目前,常用的一些土壤修复技术多是照搬自国外,国内技术水平研发不足,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
周健民委员对此感到忧虑。他表示,土壤污染十分复杂,如果盲目照搬国外的工程技术,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会因为技术不能“对症下药”而导致修复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如何规范准入门槛?
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切实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
土壤修复行业需要摸清底数,对土壤性状做到基本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精准识别土壤污染范围和程度,将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与其污染水平和最终使用用途紧密结合起来,摸清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土壤底数,分类管理,既要及时治理,也要避免过度治理,浪费投资。”周健民委员说。
如何规范准入门槛,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良性发展?周健民委员表示,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切实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等。
周健民委员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制订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出台行业准入条件,建立完整的流程管理体系,强化监管,使土壤修复工程处于受控状态下,达到逐步规范市场行为的目的。
此外,加强第三方评估体系建设、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也十分重要,比如对于出现问题的企业严厉查处,严禁再次进入市场。
三、如何构建商业模式?
各级政府应建立金融、财税等激励机制,无法找到责任主体的地块“谁利用、谁修复”,政府应考虑在土地利用、贷款等领域给予企业政策支持
相对于污水治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行业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外,地方资金配套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面对我国土壤修复成本高、修复地块情况复杂的现实,应该如何寻找合适的责任主体和资金,构建稳定的商业模式?
周健民委员表示,应该对不同类型地块予以区分。通常污染地块是“谁利用、谁修复”。“一般来说,污染地块是‘谁污染,谁修复’,但是对于无法找到责任主体的地块,只能是谁开发利用,谁承担这块土地的修复责任,土壤达标后才能使用。”周健民说。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周健民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建立金融、财税等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土壤修复的综合效益。比如政府应该考虑给予企业政策上的优惠,在土地利用、银行贷款、税收等领域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商业盈利模式,弥补资金缺口,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修复行业,促进市场发展。
(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