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长江的健康、美丽与富饶,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中科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一直情系长江,为长江保护发声,从以国家战略管理长江、强化危化品运输管理、加大沿江化工企业清理力度和加强长江岸线保护等诸多方面,坚持为确保长江生命线安全积极建言献策。
长江岸线是一条“线”吗?其实,长江岸线是沿江一定范围内的陆域与水域空间,更像是一条“带”。
翻开地图可见,长江干流岸线和众多重要支流岸线一起,串联起长江中游滨江湿地、长江故道、重要湖泊等,广布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长江岸线作为港口、产业及城镇布局的重要载体,以及长江生态屏障和污染物入江的最后防线,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和利用正越来越得到重视。
周健民今年带去提案是有关长江岸线资源保护——《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这是周健民自2013年开始,第四次提交有关长江保护的发言和提案。
周健民认为,长期以来长江岸线利用中重开发、轻保护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岸线资源破坏严重。不搞大开发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在长江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和已经形成的岸线利用格局导致治理和保护难度很大。
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那么多化工企业已然分布在长江沿岸,生产过程中大量污染物排放到长江,还有危险品在长江运输以及化工原料和产品储罐可能产生的泄漏、爆炸等问题都不能忽略。长江沿岸11个省市中,大部分以长江为饮用水来源,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长江岸线资源的利用保护明显存在的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岸线利用不合理,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意识不够,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周健民提出,要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对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突出总体规划在长江岸线一体化中的作用,严格执法监督,做到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有效整合现有长江码头岸线资源等建议。
“长江的问题实在不能等,必须有紧迫感。”周健民再次强调,在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更要把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从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起,周健民已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几年来,周健民的全国两会提案多数与生态环境有关:土壤污染治理、粮食安全、水污染防治、大运河及入海口口岸保护、乡村环境整治等等。周健民表示,在以后的履职中,仍将继续关注环境保护这个人人关心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例如关于长江保护、大运河保护、土壤保护等提案里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已经或者正在变成现实。这些不是我个人某一次提案的作用,必然是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达成的结果。但从这些参与过程中,你确实能感受到,除了个人专业,还可以通过政协的平台参政议政,为科学、社会发展作贡献。”
(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