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工党南京市委会党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孙凌云教授团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线刊登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风湿免疫病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刊物,IF=20.3,中科院一区Top)上。孙凌云教授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风湿免疫系Betty P Tsa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袁欣然医生与南京鼓楼医院骨科秦晓东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病,全球发病率8~56/100万,以血管损伤、免疫功能失调和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机制,最终导致皮肤和内脏多器官的纤维化,其中肺纤维化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SSc肺纤维化(SSc-ILD)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纳入529例SSc病例和3020例健康对照,首次发现NCF1-R90H是SSc-ILD的易感位点,通过动物及细胞实验证实该位点可促进SPP1+巨噬细胞的增殖并向M2极化,与肺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而CCL2-SPP1-ARG1轴可作为SSc-ILD治疗的潜在靶点,为SSc的分子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孙凌云教授
孙凌云,农工党南京市鼓楼医院支部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鼓楼医院国家风湿免疫区域医疗中心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现任国家干细胞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智能化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学会干细胞质量控制和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已完成2100余例。在Cell Stem Cell、Immunity、Nat Commun、Stem Cells、Ann Rheum Dis、Nat Rev Rheumatol、Blood、Gut等上发表论文587篇,其中SCI论文288篇。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22项。
(农工党南京市委会供稿)
联系人:石玉凤(13770674630;89670360)
审核: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