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农工党南京市委会常务委员孙小军代表市委会作《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大会发言。
今年,农工党南京市委会提交大会口头发言1篇,以及《抓住机遇 抢占原子级制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拓展促消费政策空间的建议》《老龄化社会下大力推广安宁疗护的建议》等书面发言6篇。
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农工党南京市委会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近年来,我市建立了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助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在促进校地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科技成果供给质效、转化动力、技术转移机构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为了更好支撑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核心承载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出以下建议:01
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效一是制定更加合理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考核体系,由项目化管理逐渐向普适性政策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产出质量。开放统一的专利申请前评估系统,以专利应用前景为核心,通过专利申请前评估,以“专利转化”替代“专利数量”指标,提高高校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质量。二是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提升高校科技成果成熟度,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分类整合,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二次开发”。三是鼓励龙头企业牵手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02
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动力一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市级试点单位扩面,指导试点单位配套建立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的集体决策规则,单位和科研团队通过书面协议明确科技成果处置和决策的制度安排,如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衍生权益的归属、转化费用分担与收益分配比例、权益维护责任及资源补偿责任等。二是将专利等无形资产区别于有形资产和现金资产的管理,将专利成果单列管理,剥离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三是提高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内部收益分配比例,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法人化运营。03
构建技术转移服务网络一是支持高校整合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资产运营公司等技术转移职能,对内对外提供“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健全完善高校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体系。二是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拓展技术转移功能,探索推进技术经理人和孵化从业人员资格证“二证合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融合推进,对技术经理人按照成果转移转化绩效给予奖励。三是搭建市场化的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步形成立体交叉的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利用模型算法进行精准匹配,摸清广大中小企业的真实需求,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效能。0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一是落实《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各区各部门统筹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考量标准,优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决策流程。二是统筹资源配置,各区形成招商合力,做到全市一盘棋推进项目落地。围绕各区主导产业发展,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促进存量孵化器向高能级(专业)孵化器转型,开展精细孵化。三是出台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且依法执行决策程序的决策主体,纳入免责范畴,允许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损失,为决策主体提供尽职免责的制度保障。
(农工党南京市委会供稿)
联系人:石玉凤(13770674630;89670360)
审核: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