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农工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支部党员徐洋一行,跨越千里奔赴贵州省大方县凤山乡,开展了一场温暖的教育帮扶行动。在农工党江苏省直工委及支部副主委刘芳的协调帮助下,徐洋与大方县凤山中学深入对接,为山区学子送去知识的力量与成长的希望。
精准对接需求 爱心物资承载期盼
活动前,徐洋深入沟通了解到该学校对课外阅读物的需求,按照该学校提供的书籍清单,立即进行采购,捐赠了涵盖文学经典、法律法规、艺术类的书籍百余册,特别挑选了适合初中生理解的人工智能DeepSeek应用的启蒙读物,将前沿科技的种子播撒进山区课堂。徐洋提出选择5名品学兼优但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进行慰问,并精心准备了四季衣物、运动鞋、书包文具及助学金,随行的孩子们更是用积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精心选购了同龄人喜爱的益智玩具、手账本、书写笔等礼物,让帮扶行动增添了"小手牵小手"的童真温情。捐赠学习用品、助学金等总价值1.6万元。
心与心对话 点亮山区少年梦想
5个小朋友的家分散在凤山乡的各个村组,为了能及时赶到各个小朋友家中,天未亮,徐洋就从贵阳租车赶往凤山乡。五位受助学生虽从未走出贵州,却以质朴的语言描绘着对未来的憧憬。面对这些坚韧的小朋友,南京的家长们在交流中分享成长经验,孩子们则约定“定期视频互相背单词,讲讲故事”,用同龄人的方式架起友谊桥梁。
乡土情谊深 双向奔赴共育希望
活动尾声,受助学生都说他们懂得感恩,也懂得努力。徐洋表示,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物资捐赠,更建立起长期帮扶机制,以后将持续通过农工党平台定期回访,邀请凤山学子寒暑假赴宁开展研学,组织两地家庭“结对子”共享教育资源,让山里山外的少年在相互激励中共同成长。
“教育帮扶贵在‘扶志’与‘扶智’并举”,此次活动彰显了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更创新了“家庭式帮扶”模式,让城市家庭在公益实践中传承社会责任,让山区孩子在看见世界中坚定奋斗信念,托举起更多“走出大山、回归大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