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烽,无锡市南湖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农工党无锡经开区总支综合支部党员。近年先后荣获无锡市语文教学能手、江苏省语文评优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全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统战调研工作先进个人,获得区记功、区嘉奖,并获评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市优秀中考阅卷教师,农工党市委社情民意、宣传思想、理论研究工作先进个人等。
尽心履职,沐浴温暖
2019年初,突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奋战一线的周烽病倒了。持续抗病,相继花费100余万元进行抢救和治疗。病痛中,他坚强勇敢,困境中,他得到了家庭和组织的亲情温暖。从医疗资源、精神鼓励和“轻松筹”等爱心捐款上,农工党无锡市委会及其所在的基层组织滨湖区基层委员会,多方筹措,爱心支持,共募集爱心捐款近10万余元,农工党中央也资助“佐农公益金”2万元。大病初愈,又得到农工党经开区总支的接力支持,主委许燕娟牵线对接,帮助找到了日常服用药物的对口企业——无锡曙辉药业,再次得到爱心企业家公益支持,在当时药品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派专人奔赴连云港生产工厂,为周烽安排了70盒“救命药”免费相赠。农工党,在周烽的心中倍感温暖和自豪!
病情稍稳恢复工作后,他不仅勤耕三尺讲台,对统一战线和党派工作同样全身心投入。发挥写作特长,先后撰写《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脉络探析》《坚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同心共绘民族复兴蓝图》,获农工党中央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获省委统战部“多党合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文评选;《坚持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同心共绘民族复兴蓝图》获农工党江苏省委“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主题征文一等奖;《苍茫大海纳百川大道同行向北方》获农工党江苏省委阅读马拉松挑战赛个人冠军,撰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启示研究》《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创新》等高质量理论研究文章。同时,积极参加调研工作,撰写《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非遗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法制教育进校园不止于“分数”》等社情民意信息。深度思考,笔耕不辍,取得的丰硕成果,令所有人钦敬不已!“我感恩组织,热爱组织!”周烽永远铭记,他表示,一份份帮助,有如一缕缕冬日阳光,带来温暖,照亮心灵!
德润桃李,杏坛深耕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周烽热爱校园和讲台。他深耕语文教学十九载,始终秉持“以生为本,以文育人”的语文教育观,深受学生喜爱。他努力让语文教学不离生活味,让生活浸润语文心,让课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潜力。在“沉浸式阅读”“思辨式写作”等特色课堂中,他鼓励学生用文字丈量世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言的美学中照见自我,在思想的交锋中激扬个性,塑造兼具人文底蕴、创新思维、生活智慧的终身学习者。先后荣获江苏省语文评优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无锡市语文教学能手,无锡市中考优秀阅卷教师,无锡市余志明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区教育系统读书明星等荣誉称号。撰写的20余篇论文发表于《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语文知识》等省级以上专业期刊。
从教十九载,他担任了十一年班主任。他倡导“自主管理+情感浸润”的带班理念,通过设立“班级议事厅”,让学生自主制定班规、策划活动,培养责任感与领导力;创建“成长能量站”,记录学生的进步瞬间与心愿清单,定期开展个性化谈心,搭建师生沟通桥梁。根据班级创新管理经验撰写的论文《我的班集体建设之路》荣获全国班集体建设征文一等奖,得到全国班集体建设专家唐云增先生的青睐。先后荣获江苏省班主任培训全区唯一的优秀学员、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荣获区优秀少先队集体、区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数十名学生获“市追梦好少年”、“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生病期间,孩子们的暖心话语与坚定支持、家长们的鼓励与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慷慨相助与真情祝福,如同一剂剂良药,抚慰着他的伤痛,让他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刻,读懂了师者二字的千钧之重!“老师,我们日思夜想,盼您归来,愿您康健如初,再牵我们的手,共赴文学的万里山河……”在无菌病房的100余个日夜,是这些话语支撑着他的信念。
研创并举,知行拓疆
爱岗敬业、勤奋钻研是他的底色,业务尖子、教学能手并不会让他止步。周烽后担任宣传干事、级部主任、教务处副主任等行政职务,无论在哪所学校,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不同岗位工作的突破与跨越。
在分管教科研工作的行政岗位上,他始终秉持“尚正”校训,坚守“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的育人理念,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指导全校教师践行“素养目标思维导学”,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参与编著的专著《南湖师说: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实践研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杨九俊先生亲笔作序。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市级以上课题和项目共8项,协助教师组稿的专栏文章发表于《江苏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省级以上期刊。组织教师提炼了12门学科核心素养层级性目标,建构了4个维度的助学系统,创生了“学为中心”学习范式,帮助教师全面提升教科研能力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