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拉动农村消费、促进行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了让农民兄弟在“家电下乡”中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针对目前实施的情况及反馈,农工党苏州、常州市委先后提出建议。
苏州市委建议“家电下乡”监督机制必须跟进。这里的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家电产品的质量监督,相关部门应从源头入手,杜绝厂商借“家电下乡”来消化库存,将一些低端甚至淘汰产品卖到农村;二是对补贴能否及时到位进行监督,建立一套尽量方便简化领取补贴的程序,保障农民购买家电后从快从简拿到补贴,杜绝“打白条”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苏州市委还指出,建立监督机制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事情,各地政府部门、家电厂商、经销商、农民都要充分协调,防止出现“家电下乡”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总之,只有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优惠,“家电下乡”才会得到农民认可,从而更好地推行下去。
常州市委建议:1、适当增加“家电下乡”补贴范围和品种。建议政府继续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民生活急需必备的家电,加大投放节能环保类的高端电器产品,在满足不同地区农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积极探索直接对农民发放“家电下乡”产品消费券模式,更好地促进农村家电市场消费。2、出台流动农民工异地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办法。农民工的大量迁徙是一个重要国情,而且有不少农民工是举家外出。目前,商务部只允许户口所在地核报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这就在农民工异地消费与户口所在地报销之间形成了矛盾点,阻碍了很多农民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建议家电下乡开通联网登录,方便农民朋友在不同地区也能购买到家电下乡产品。3、不能忽视“家电下乡”相关售后服务工作。现在很多家电的售后服务网都局限在一、二级市场上面,农村的市场几乎都是空白。家电下乡后的售后服务情况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起了很大的制约程度。建议在“家电下乡”生产企业对研发的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售后服务必须要做到位,真正做到为农村消费者谋福利。(苏州市宣 常州市委葛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