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扩大国内消费,大幅提升内需,无疑是应对金融海啸的关键所在。而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力拓展农村市场,则是扩大消费、增加内需的战略选择。从城乡居民消费总量来看,占全国总人口56%的农村居民的最终消费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1/4强。以常州为例,全市乡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近四成,而农村市场零售额仅占全市总量的8.4%。据调查,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123元,低于收入增幅2.8个百分点,低于上年3.7个百分点;辖市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可见农村消费市场总体仍较为低迷,农村居民消费提升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少,能获得的财政和信贷支持又明显不足,消费一直不上去。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例如小额信贷制度,最近“家电下乡”、“手机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政策陆续出台,这些都是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创新突破。3月份,江苏省财政厅又出台了《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主要还是针对农村生产性信贷方面。这种情况下,在财政直补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信贷投入特别是消费信贷的投入无疑是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消费之必需。为此,农工党常州市委建议:
要努力实现生产性信贷与消费性信贷的统一,不必专门强调小额信贷的生产性用途,无须严格划分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而应努力发挥信贷在扩大农村内需方面的作用。针对农村消费特点,可实行弹性的还款方式,延长贷款期限,减少贷款利率和服务收费,增加农民消费信心,提高消费倾向。消费类信贷范围可以包括教育助学、医疗治病、耐用消费品(家电)、住房、汽车和农用生产资料等。至于信贷的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实现小额信贷的风险转移。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并建立农业保险与信贷联动机制。可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在贷款额度和利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也可探索通过地权改革,使土地价值通过流通能得到有效评估,金融机构可以据此作为向农民提供信贷支持的依据。农民向金融机构借贷时,可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借贷抵押物。还可以采取农户联保和授信贷款模式,龙头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及资金优势成立担保公司,向关系紧密的农户提供担保。此外,应搜集整理农民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农民信用等级,为发放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农户的资信情况。(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