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已于1987年进入老龄化行列,人口老龄化使得养老问题凸现,已成为中共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也牵动着农工党市委领导和党员的心。
2007年初,市委决定组成调研组对全市养老工作进行调研。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参观考察养老机构、走访群众、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先后赴市湾头社会福利院、仪征市、维扬区等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全市的老年事业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但仍然存在着发展区域性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不尽如人意、机构社会化养老难以满足需求、相当数量的困难老人不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沐浴等问题。市委根据调研情况认真撰写了调研报告《扬州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路径选择》,该文被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年第10期《扬州政讯》刊登。随后,根据市委领导关于“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提案是一个有力的抓手,我们要通过集体提案,为扬州人人老有所养鼓与呼”的意见,市委以集体提案的形式在2008年的市政协全会上提交了这一调研报告。承办单位市民政局对这一提案进行了认真落实办理,在上门答复时表示:2008年市政府将在市区每个街办建立一所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托老所,此项工作已列入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完善扬州市养老服务体系,推行机构养老、小型家庭养老院、日托养老等十大模式。农工党市委领导对市民政局的答复表示非常满意,也进一步增强了为全市养老事业的发展献计出力的信心。
2008年初,在制定当年调研计划时,市委领导一致认为,扬州养老服务业在明确路径后,关键的是要解决机制问题。于是市委调研组赴全国养老先进市——大连学习取经,寻求适合扬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机制。并向学校、医院、社区等单位发放了4000多份养老调查表。在吸取大连市养老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实际,市委撰写了调研报告《完善养老服务业机制,促进扬州养老业健康发展》,在2009年的市政协全会上,由市委主委朱妍进行大会发言,并将该文以集体提案形式提交市政协。市民政局在提案答复时说,感谢农工党市委为完善扬州养老服务业提出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医护网络机制,这些建议对扬州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市政府将出台《扬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加快发展扬州养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扬州养老服务事业的相关机制;卫生部门将多措并举,优化服务,积极做好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民主党派的提案受到政府部门的如此重视,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更是一份鼓励与鞭策。
市委连续两年的“养老”提案,有力推动了扬州养老事业的发展,也充分显示了政协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舞台的作用。农工党市委决定咬定“养老”这一主题不放松,开展系列化调研,使之成为市委参政议政工作的一项品牌,并使之产生实效,使扬州市人人老有所养,让全市所有老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尹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