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而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农工党江苏省委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年来,省委就关于太湖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洪泽湖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苏南地区的地下水的保护和合理开发问题、以及改善南水北调水质,进行全省土壤质量调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适用技术及系列新产品开发、大力支持和开展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活动、将污染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改变厂区与居民区混杂状况、加快发展江苏环保产业、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加强生活废弃物再生利用、城镇排水必须清污分流、控制实验室污染物、控制空气污染等方面提出过很多意见建议。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乃至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以参政为民为指导,高度关注环保工作
省委确立了参政议政工作“参政为民”的重要方向。2005年省委在经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我省洪泽湖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关于加强生活废弃物再生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消费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何权副省长在《关于推动洪泽湖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上批示:“请省发改委、环保厅在组织实施生态省规划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农工党江苏省委的建议,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洪泽湖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提案督办,有关部门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订,从宏观角度加强研究洪泽湖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制定这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保证洪泽湖地区真正走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06年在中共江苏省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提交了《加快发展我省环保产业》等三篇涉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文章。这三篇文章分别被刊登在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编辑的《动态研究与决策建议》笔谈会专刊第一、第二和第五期上。《强化政策引导促进我省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得到了梁保华省长的重要批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和《加快发展我省环保产业》得到了何权副省长的批示。省政协《社情民意》全文刊发了这三篇文章。
2006年5-6月,省委组织在宁农工党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农村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研,撰写了《加强农村水生态环境的规划和整治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作为省政协常委会大会发言被《新华日报》等媒体摘登,此发言作为省政协《社情民意》专报黄莉新副省长。
2008年省委向省政协十届一次全会提交的《关于节能减排控制空气污染的建议》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赵克志副省长批示:“农工党江苏省委所提建议很好,请省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厅共同研究,采纳建议”。
2009年由省委提交农工党中央的《关于在全国实现洗涤剂全面禁磷的建议》被全国政协作为6件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通过广泛调研并综合运用提案、专题报告等参政议政形式,省委在环保方面的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决策者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二、发挥代表性人士的学术优势,有力地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朱兆良、周健民分别是省委上一届主委和现任主委。他们都是长期从事土壤研究的科学家,对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亲自参与下,向有关决策高层就环保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份量的建议。
朱兆良院士是省委前任主委。1998年他在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向江泽民总书记讲了与农业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在原来提出的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再加上“低耗和无污染”。他的发言引起了江总书记的浓厚兴趣。他对朱兆良说:“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譬如你讲到了农业污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般只讲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是个新概念,以往我们对农业污染不够重视,实际上问题还不止这些。我把主要的都记下了。”半年之后,《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朱兆良院士的意见直接推动了我国农业污染控制工作。
04年朱兆良主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合理使用氮肥争取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及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建议》的专题报告。此报告被张连珍副书记批示:朱兆良院士组织开展的“控制氮肥使用量”这一试验,对于水稻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希进一步验证、示范。请农林厅、科技厅商量研究,并尽可能予以支持。
省科技厅在办理汇报中表示:将按照朱兆良院士提出的建议,结合科技厅2005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将水稻高效施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作为重大项目来组织实施,在苏南地区选择以种植水道为主的一个小流域,将统一采用区域适宜施氮量研究成果进行中试,对产量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张连珍书记在科技厅的办理意见上再次作出批示,请农林厅予以关心。农林厅在办理汇报中表示:将会同财政厅落实相关工作经费,推进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并将在今年的农业三项工程中安排资金做好水稻精确施肥技术的推广。
2005年9月,时任副主委的周健民带领农工党江苏省委中青年委员会部分委员到无锡宜兴市、惠山区开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考察宜兴大埔镇中科院国家863计划农村面源污染控制试验基地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加快改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报告中对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的重视,一些控制农村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已经在太湖周边地区进行运用。在此基础上,2008年8月周健民主委参加了省政协在南通组织的“在苏全国政协委员论坛”,作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并在当年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进行了联组发言。
有了我党代表性人士的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并通过他们将一些重大的环保问题提交到更高的层次讨论,有利于引起最高决策者的重视和采纳。
三、发挥组织优势,在推动环境保护方面形成参政议政合力
省委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省直各基层支部近年来不断增强参政议政工作,通过调研、支部成员结合自身工作等为省委提供了大量的参政议政资料。如07年省直南京师范大学支部党员在参政议政月活动中就我省高校实验室污染提出了建议,这份提案在08年的两会期间,被《现代快报》等媒体摘登。今年5月,农工党江苏省委科教文工作委员会赴淮安调研水污染防治工作。
此外省委各省辖市委也立足省情、市情,对环保工作加以关注。如农工党盐城市委提出的《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确保市民饮用水源不受污染》被盐城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徐州市政府采纳农工党徐州市委提出的关于《彻底治理奎河污染 改善市区景观环境》的建议,投资3000万整治奎河。连云港市赵建华副市长对农工党连云港市委提出的《关于对施工中被开凿的山崖进行绿化的建议》作了批示,推动“绿色连云港”建设。农工党扬州市委在九年前就针对古运河扬州市区段脏、乱、差的现状向中共扬州市委建议:将古运河扬州市区段分期加以保护修复。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对建议非常重视,九年来,对泰州路、南通路沿河数公里的岸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昔日“脏、乱、差”的古运河扬州段两岸如今已成了美丽的风景线。省委还与常州、无锡、淮安等市委联合开展了关于空气污染、太湖地区污染控制、洪泽湖地区环境保护等专题调研。
通过整合,省委将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参政议政优势,我省各级组织为推动社会环保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有效动员党员力量,为环保事业发展作贡献
由于积极参政议政,热心环保事业,2008年省委党员、74岁高龄的季耿善同志获得了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1993年,省委根据季耿善提供的资料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加快船舶污染防治》的集体提案,推动了《江苏省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也促使有关部门在南水北调东线的江苏沿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设施。2005年,又根据季耿善提供的详实报告,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城镇排水应实现清污分流》的集体提案,促使我省和太湖流域制定出了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规划,使江苏各大中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06年、07年更是围绕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在我国实行洗涤全面禁磷等提出了重要建议。农工民主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对他的评价是:“季耿善同志热心环保事业。在退休之后,依然为国家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季老的这种精神,值得在全社会倡导。”农工党员李耀东同志2000年退休后,凭着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24年环保工作的积淀,积极参与社区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他被南京玉兰里社区聘为中小学生环保科技辅导员,被聘为莫愁湖生态协会秘书长,成为了南京建邺区社区环保的模范人物。
正是由于工作重点明确,全省党员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才使得省委在参政议政特别是在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参政议政工作体现出了巨大的组织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