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菊芬 王玉玲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淮安市委主委、市一院副院长、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专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玉峰,又是中华医学会淮安市分会血液学组副主任委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百、十、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为淮安市唯一的江苏省百名医学优秀人才。他所带领的血液科是淮安市卫生系统唯一的省“十一五”规划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004年他被评为省十佳文明职工;2005年荣获淮安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荣获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李玉峰从意大利学成回国后,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如在国内首次使用MEA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以及大剂量CTX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国内同行中引起高度重视。2000年,李玉峰在国家教育部的资助下,又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再次赴国际著名的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学习半年,期间完成科研2项。回国后,他又相继开展了代表血液学领域较高水平的十余项目的研究,如在国内较早开展单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性、异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和雷公藤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研究,部分项目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有关研究论文和成果被国内医疗单位频频引用,并多次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急非淋患者P-gh发规律及其与白血病细胞凋亡和bcl-2关系的研究》成果鉴定会上,国内知名专家们认为,该成果在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使患者的完全缓率达到80%左右,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已达到了国内领先。
2005年12月12日创下了淮安市首例“母子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去年至今他又领导全科成功开展了20余例“异体骨髓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塞和心脑梗塞,今年开展了X线全身放射治疗技术和交替半身照射治疗造血系统肿瘤获得成功。学术水平属省内领先,从而使血液科的整体诊疗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来自连云港、盐城、宿迁、扬州的周边市县病人已达该科收治病人数的30%。
为了造福白血病患者,李主任潜心研究,率领科内医护人员大胆地向风险挑战,竭尽所能地挽救患者。对每一位异体骨髓移植患者,他们都要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呵护,帮助患者相继闯过感染关、排斥关等,直到患者完全摆脱死神的追逐,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轨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患者的整个医疗费用只有省内外大医院同病种医疗费的一半左右,为了让患者选用的都是质优价廉的药物,每例的平均费用只有十万元左右,仅为省内外同级医院的1/3~1/2。
去年2月20日,已到急性白血病晚期,生命差点划上句号的6岁男孩金逍遥就要康复出院了。孩子的母亲张霞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而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也是热泪盈眶,因为他们深深知道,这个病情危重的孩子能够摆脱死神的追逐,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轨道,实在是太不容易了!2005年11月14日,金逍遥已到急性白血病晚期,因找不到与之匹配的骨髓,经历了9次化疗,第十次住进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主任医师李玉峰告诉张霞,如果再不进行骨髓移植,金逍遥的病情很难得到控制。张霞和丈夫反复商讨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一次生的机会。然而,几天以后,从中华骨髓库传来的消息是那么让人失望:没有与这孩子相匹配的骨髓!这一次,一向胸有成竹的李玉峰主任也有点为难了。如果此时放弃治疗,小遥遥的一生可能就只有五年多。在没有相匹配的骨髓的情况下,母子之间的半相骨髓移植是救活孩子的唯一希望,但父母和后代的相合只是表面的相合,因此比同胞兄弟间移植的免疫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几率高得多。总之移植的难度相当大且风险极高,而且在我们淮安乃至苏北地区尚无先例。
“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也要把孩子救活。”张霞当即恳求李玉峰主任,尽快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为了可爱的小遥遥,已有18例异体骨髓移植成功经验的李玉峰决定背水一战,他坚信自己和自己的团队能够战胜病魔。12月12日,这是令张霞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是淮安市一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主任医师李玉峰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李玉峰的带领下,该市首例“母子半相合骨髓移植”进入关键的环节,张霞体内饱含着爱的骨髓缓缓地流进了儿子的体内。
为了这次移植,李玉峰主任为找到最佳诊疗方案,经常不分昼夜地泡在病房和血液研究室里,孩子的病情稍有变动,他总是一喊就到,从不分上班下班、白天黑夜,而且为了减轻孩子的诊疗费用,李主任总是尽可能地选用质优价廉的药物,缩短在层流病房时间,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他常对同事们说:“医海无边,我们的眼睛要时刻瞄准省内、国内前沿,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追赶,还应努力去超越。”近年来,李玉峰共承担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7万元经费资助,属淮安市医疗卫生系统首次获省科技厅科研立项并得到经费资助。2001年,经过考核、考试、答辩等严格筛选,他被省卫生厅确定为“135”工程首批百名优秀人才之一(淮安市仅1名),获经费资助100万元。共承担淮安市科技局立项的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淮安市科技进步奖12项(包括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在《英国血液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各1篇,在国内权威性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上发表8篇。
“打铁先要自身硬”,自1996年担任血液科主任以来,李玉峰总是用自身模范行动为全科医护人员作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已首先做到。他尊重和关心老专家,对年轻的医师严格要求,热情传帮带。李玉峰领导的血液科年年被评为医院的“文明科室”,爱病人、钻技术、搞科研在这里蔚然成风。
在繁忙的诊疗、科研、教学及医院管理工作之外,李玉峰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内科组委员,《江苏医药》杂志编委、省基本医疗保险评审专家成员、中华医学会淮安市分会常务理事、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淮安分会血液学组副主任委员。尤其作为省政协委员、淮安市委副主委、主委,他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3年多来提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十余件,内容涉及医改、公交、教育、医院管理、城市建设以及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等,很多意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淮安找李玉峰非常容易,一方面因为他是名医,另一方面是很多人都知道李玉峰最常待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他领导的省重点专科——血液科,一个是他搞科研的中心实验室。
采访李玉峰时,他正在实验室里作一个实验的数据整理。谈起自已和科室的“十一五”规划,李主任胸有成竹地说:“我首先要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立项,并争取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2项,能发表SCI论文1~2篇;能在临床工作中有所突破,开展国内领先的新技术1~2项,进一步扩大科室在国内的知名度;有可能的话再自编或参编专著一本。”对于科室的未来,李主任筹划得更多,他说,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培养出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科室主任和副主任;其次是培养和引进博士1~2名、硕士生5~7名;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省内、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争取在省内重点专科的评比中排名靠前;加强骨髓移植工作,扩大供血来源并加入到全国骨髓库,增加骨髓移植例数。对于医院的中心实验室,李玉峰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加强人员和设备的引进,力争使其成为苏北重要的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