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炜
采访扬州市扬剧团优秀演员李政成的想法由来已久。2003年,先是由他主演的全新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在扬州公演20场,复又是他带着精彩折子戏专场和《史可法》唱响上海逸夫舞台、北京长安大戏院。采访计划因他的繁忙一等再等,却等来了他问鼎第21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喜讯。
就在颁奖晚会举行的前几天,李政成从筹备现场抽出仅有的时间,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他的平静几乎让你领略不到他获奖的喜悦,却无法不感受到他将生命融入扬剧艺术的激情。
“中国戏曲界难得的男演员”
在扬剧界,年仅38岁却拥有30年戏龄的李政成是素有美誉的:国家一级演员、“扬剧王子”、“当今扬剧头牌武生”、“扬剧新一代领军人物”等,数不胜数。2003年,李政成凭着沪上和晋京演出的成功,又赢得了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戏剧之星”推选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众多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
李政成摘得戏剧“梅花奖”,充分证明了其个人综合实力和全面技术。一是能文能武。《单下山》里的文生梁山伯是俊逸潇洒,《夜奔》里的武生林冲是豪情矫健。二是扬昆不乱。戏曲界“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而李政成作为扬剧地方剧团的演员,却能将昆曲《夜奔》唱得沉稳、舞得干脆。三是可塑性强。李政成擅于刻画不同年龄、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将他们演绎得至真至美、至情至性。四是扮相俊美、气质高雅。北京京剧院的欧阳导演称李政成配得上一百多年来人们称赞优秀戏曲演员的“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而中国戏曲界元老丛兆桓先生评价李政成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戏曲男演员,不但在扬剧里,而且在全国戏曲界,这样的男演员也是很难得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政成的“难得”还在于他舍得下功夫。武生是地方戏曲的弱项,而李政成的武打真实生动、气势逼人,毯子功、靶子功、长靠、短打样样出色,堪与京剧武生比高下。但正如“梅花奖”所寓意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戏曲武生在积累艺术造诣的同时,也积累着身体的伤痛。李政成在排练和演出中曾3次身受重伤。
1986年,李政成练“毯子功”时两度足大筋断裂。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不耽误训练,他坚持每晚睡觉时强忍痛楚把受过伤的腿拉到头顶来练功。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李政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亮相大上海,一举夺得苏、皖、沪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白玉兰”金奖。1994年,李政成在上海演出时第三次受伤,腰椎骨折。这次重创让他卧床三个月几乎动弹不得,且一度无法练功。李政成曾沮丧地以为自己将无缘扬剧舞台了,但最终他还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练功恢复了昔日武生的精彩。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舞台上林冲夜奔中漂亮干净的武功身段。
戏曲家孙松林说,《夜奔》这出戏,李政成边武边唱,最后还一点都不喘气,足见功底很好,而国内许多中青年演员、京剧演员就舍不得下这种功夫。这令他甚为感动。
选择对扬剧最质朴的执著
30年戏曲人生,面对剧种的弱小、物质的清贫、身体的伤痛,年轻的李政成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但他却选择了对扬剧最质朴的执著。
李政成出身戏曲世家,受其母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李开敏的熏陶,8岁便在母亲主演的《蝶恋花》中扮演小毛岸英,这一成功的“初出茅庐”不仅崭露了李政成极高的艺术天赋,也让他从此与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他被市扬剧团破格录取,11岁进入市文化艺术学校扬剧专业班,主攻武生7年。李政成暗暗立志,要让扬剧的武生和京剧的武生一样出色,让扬州地方戏曲重现昔日的辉煌!
1986年,李政成第一次到上海献艺,首场演出文武老生戏《打金砖》就技惊四座,戏演完后连谢七次幕依然欲罢不能。演第二场时,上海京剧院的武生名家李仲林闻讯而来,对李政成的武戏大加赞赏,认为像他这样的武生在京剧界也是难得一见的。李先生力荐其加入上海京剧院,在京剧大舞台上挖掘其艺术潜能,李政成婉拒了!
1992年前后,扬州市某知名企业欲组建一团队,以文艺演出与产品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企业知名度,并高薪聘请李政成负责策划,尽管年收入至少是在市扬剧团的十余倍,但深思熟虑后,李政成放弃了。
第三次受伤后,因无法练功,李政成开始练习通俗歌曲,并获得了江苏省“十佳歌星”的称号。许多人劝年轻的李政成弃戏从歌,他依然舍弃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对扬剧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果我们年轻人再离开,扬剧这个剧种也许真的后继无人了。”李政成的平淡从容里是戏曲人的铮铮傲骨!
创新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许是在通俗歌曲方面的优势,启发了李政成创新扬剧的灵感。他开始刻苦钻研扬剧唱腔和人物塑造,首先在继承扬剧韵味的基础上,汲取歌曲等的发声韵味。他据此创新翻唱的《板桥道情》,既唱出了郑板桥的淡泊清新,又道出了他的高扬自我,2000年9月,李政成在扬州为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专场演出该剧,深受两国元首的高度赞扬。
为了尊重历史,《史可法》剧没有构造扣人心弦的冲突,这就需要演员突出唱腔和身段的表演艺术来充足剧场效果,然而传统扬剧的表现形式并不丰富到足以营造出震撼的视、听觉效果来实现这一目标。李政成深切地感到,必须在唱腔和武打上进行改革!于是,他在史可法的唱腔和念白中不时融入京剧的恢宏、越剧的凄美、歌剧的优美、话剧的起伏,又在该剧的武打中,融武术、舞蹈于戏曲武打程式中,以一系列组合动作营造出了壮观的战斗场面。
李政成的创新表演和人物塑造,为《史可法》剧创造出了无数个舞台艺术美的瞬间,也使他的个人表演艺术攀上新高。观众普遍认为,舞台上的史可法正是他们心目中的史可法,而当李政成粉墨卸尽时,一些戏曲专家难以置信的是,舞台上赤子精忠、正气凛然且已至知天命之年的史可法,怎么竟是眼前这位单纯率真的青年!
让扬剧界开出更多的梅花
舞台上,李政成扮演了无数个戏曲角色,生活中,他担任着省青联委员、省戏协会员、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市扬剧团团长等社会角色。无论哪个角色,他承担的都是对振兴扬剧事业的一肩责任、一身使命。
2004年,在扬州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李政成精心准备了提案《振兴扬剧的想法》,其中反映了扬剧团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演职员只能拿到60%的工资,其余靠微弱的演出费根本无补于事,他认为这必将影响人才稳定和剧团生存。会后,记者也亲耳听到一些医卫界委员谈及此事,他们说想不到李政成说得那么动情动容,言语之间流露的竟是对扬剧痛彻肺腑的热爱!这让原本想呼吁政府加大医卫投入的他们甚至不好意思开口。由于李政成《振兴扬剧的想法》的提案中的建议切实可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如今扬州市对市扬剧团离退休老艺人的工资按100%全额发放,对在职职工的工资从2006年起已在过去的基础上调高到75%,同时增加了医保、公积金等补助,除此之外,对市扬剧团排练的重点剧目以及其它运转经费等,市财政部门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
从担任市扬剧团副团长职务的那刻起,李政成觉得对剧团和扬剧事业肩负的责任更大了。他以较强的凝聚力团结演职人员克服困难,专注排演,同时以较强的公关能力,开拓演出市场,扩大剧团生存空间。现在已是市扬剧团团长的他,在带领剧团活跃于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大舞台的同时,也几乎跑遍了江苏、安徽一带的农村。
由于工作业绩和艺术成就突出,他2004年获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得了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评为扬州市劳模,2006年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入选江苏省“五个一”优秀人才。
中国戏曲市场的萎缩是个不争的事实,而“扬剧这个小剧种还能走多远”的问题却在李政成夺“梅”后引发了一场讨论。对此,李政成认为,市扬剧团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不容易的,这其中有中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