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裕强
2004年“三八”节,著名作家陆涛声和他的家庭被授予常州市学习型家庭,受到表彰。
作为家长的陆涛声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60多年来不断自学。他早年自学美术,中师毕业后回到家乡武进湟里镇执教,而立之年当上专职美术干部,不久改弦易辙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将近不惑之年转向文学创作,便再重点阅读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
陆涛声的文学创作之路,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整整三年发不出一篇小说。面对一次次退稿,他依然毫不动摇对写作的信念,夜以继日埋头笔耕。他曾为一篇小说的结尾,从“大年三十伏案到初一清晨”。陆涛声把几十年来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态度、对生命的感悟都融进了小说创作,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江南村镇世态、人情、风物的多彩画面,散发出水乡特有的清新气息,反映了江南农民在新时期商品经济大潮中心灵震颤和嬗变的历程。著名评论家雷达、黄国柱、凌焕新等都撰文作过评论和研究,认为他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家。著名作家叶楠则称他为“江南丹青妙手”。从24岁起,他创作的国画人物被选入省级美展和在省级报刊发表的有近百幅;创作的曲艺、故事、戏剧、民间文学、电视剧、散文、小说等,在省和国家级专业刊物及电视台、剧团发表、摄制、排演达200余万字;作品多次被选刊、选本和中学教材选编,曾被南师大文学研究所作为研究生研究课题。他的作品六次获得省和全国奖项,其中:苏州弹词《春到银杏山》1980年获全国优秀曲艺作品二等奖,中篇故事《短剑春秋》1985年获中国新故事学会首届年会故事创作奖,小小说《梅桩紫砂壶》获首届中国微型文学大展二等奖,小说《再见千岛湖》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他还在大陆、香港、美国等地发表文艺论文30多篇,出版《雾中行》、《再见千岛湖》、《沧海集》等个人专著六部,全国有包括《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在内的50余家报刊对其作品作过报道和评论……他因之而摘取了两个第一:1991年春成为常州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成为常州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小说权威奖项——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作者。经国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他被评为研究馆员,并成为江苏省文化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陆涛声于2002年退休后,依旧笔耕不辍,学习不止,学会使用电脑写作,学会在网上阅读时事政治及查证各种资料,开设了网址,发布新作,与网友交流并为之释疑解惑;为发挥自己写作和绘画的专长,他帮助《常州日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涛声自说自画”。为了方便学习,他家中还订阅报纸3种、杂志8种,有图书5000余册。
陆涛声经常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一个观点:要有自立于社会的一技之长。他经常教育孩子们:“不要先论社会给了我什么,而要先问问自己对社会贡献了什么。”他以自己的行动和取得的成就为儿女们树立了不断学习的榜样。子女们受到熏陶和影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各有追求,各有建树,不断学习,不断取得成绩。
在北京海军后勤部工作的长子陆颖墨,受父亲影响,业余从事文艺创作,在数十家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170余万字,多次被各种选刊转载,并被翻译成六种文字向国外介绍,创作的电影及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向全国发行。他的作品获全国、全军权威奖项20多次,其中,短篇小说《大水》获小说月报第七届百花奖,20集电视连续剧《军港之夜》获全军影视创作二等奖。他因之也在26岁时就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载文称他为“军内第三代作家中的佼佼者”。同时,他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获得了海军工程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陆涛声的次子陆颖毫,自小爱好留青竹刻艺术,原在工厂工作。他刻苦学习,每天画到深夜,双休日也坚持苦练,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取得大专毕业文凭。陆颖毫的留青竹刻作品在《新华文摘》一次性以个人专辑彩版发表四件,还有一件选入《中国竹工艺》一书。近几年他开办旅行社,通过多门功课自学考试,取得了导游证和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证书。
陆家二儿媳杨秀妹,原是中专毕业在医院当护士,嫁到陆家后受家庭文化氛围影响,爱上读书和写作,不断发表文艺作品;调到文化馆以后,在省以上发表、参演小说、散文、戏剧小品、文化论文、歌词60多件,获国家级奖项三次,获省级奖励四项。同时,她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大专和本科毕业文凭,并于36岁被评上高级职称,还被评为武进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陆家的女婿沈惠平,原是东南大学硕士,在江苏工业学院任教。他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多项,四次获省级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等科技进步奖和论文奖;36岁晋升为教授,2001年又考入江苏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还被评为常州市十佳青年教师、中国石化总公司优秀知识分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陆涛声的老伴朱凤锦是全家的好后勤。几十年来她任劳任怨,悉心照顾全家人的生活。陆涛声的稿子都由她帮助整理装订、邮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习是成才的摇篮。陆涛声率领全家人在学习之路上艰苦创造,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或许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