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清华
很早便有采访周幽心教授的计划,得知他又捐助了一名贫困生,借此机会我前去拜访,当话题由此展开时,性格开朗的周教授此时倒腼腆起来,微笑着摆手说:“应该做的……”周幽心教授刚迈入不惑之年,在事业上已有所建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长、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省政协委员、苏州市委副主委,面对众多的荣誉和头衔,他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决心挑战医学难题
1986年周幽心毕业于原苏州医学院医学系,工作近三年后,连续攻读了本院神经外科硕士乃至博士。1997年,周幽心获得了日本昭和大学的奖学金,在其医学部神经外科留学一年,回国后被医学院聘为硕士生导师,开始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2002年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2004年被提拔为教授。
神经外科主要治疗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等疾病,是一门和人体最脆弱最精密的器官打交道的年轻学科,手术难度之高、风险之大,不是普通外科手术所能比拟的。成功源于不懈追求,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天性,激励和鼓舞着他奋发拼搏,努力汲取营养,以微笑迎接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的挑战。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宿舍都留下他宽阔厚重埋头苦读的身影,经历了无数次废寝忘食、无数次失败成功,周幽心潜心于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经过十数年的辛勤工作,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周幽心所在的附一院神经外科是全省最早的重点专科和唯一的“135重点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带领的医疗组已能开展神经外科各项手术,近几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如“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术”等,深受患者的信任,在科研方面完成的临床课题曾荣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他侧重的“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省卫生厅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现带领五名研究生,已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项目正在成果鉴定审报中,与放射影像学合作的课题已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去年申报的“人脑胶质瘤特异性蛋白表达研究”获省卫生厅重大科研基金资助。他本人已被列为省“333”二期工程培养对象。
把患者利益记心中
自幼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周幽心从医20余年,始终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特别是对待那些贫困患者,总是想方设法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贫困患者的交口称赞。
去年一名患有脑肿瘤的病人在苏北某县一所医院开颅手术,已经花费五万多,家庭濒临破产边缘。更不幸的是病人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生命危在旦夕。他耐心细致地与病人家属沟通,化解了他们既急于求治,又担心承受不起巨额费用的矛盾心理,重新树立了信心。周教授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一丝不苟地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使用价廉而又有效的青霉素、氯霉素、灭滴灵等抗菌药物精心治疗,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而花费总共才八千多元。在病人康复期间,周教授就像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体贴,即使节假日也经常去看望。当家属看到原本一只脚踏入鬼门关的亲人完好地走出医院大门时,执意要有所表示,周教授却依然“毫不松手”,他语气坚定而面带微笑地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医生是不应该收取病人的红包,这是医生的职责,也是我应该做的。”家属紧紧握着他双手不停地说谢谢。
多年来,周教授主持了无数次高难度手术,身处高风险行业,从事第一线工作,从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他凭借过硬的技术治愈了不计其数濒临死亡边缘的患者,然而更让人敬佩的是他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和高风亮节的医者风范,他以最实际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医生高尚的职业准则和道德情操。
用心良苦耕耘讲坛
有人认为硕士生导师给本科生上课是浪费资源,然而周幽心教授却认为恰恰相反,他多年来除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外,还要完成每年对本科生班的教学、实践指导等任务。周教授白天工作在医院抢救病人,夜晚埋头于灯下不辞辛苦备课,结合自身神经外科临床经验,创造性地融神经影像学资料于教学中,使原本抽象枯燥的课堂理论变得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周教授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多创造机会学习,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使学生受益匪浅。
周教授说:“为人师者,不仅要善于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从内心深处热爱教育事业,要从各方面关心学生。”有的学生自主科研经费不足,他亲自出马,四处筹集,让学生专心于研究。有的学生遇到烦心事,来找他倾诉,无论多晚多累,他总是耐心开导,让学生满意而回。有的学生家庭困难,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学生交学费,不让优秀学生因此辍学,数年里就捐助了六名贫困生,金额达两万余元,树立了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感动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由于周教授在教育领域的优异表现,被评为苏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
全心全意服务大众
由于本职工作的出色,2002年周幽心被委以重任,担任医院的医务处长。作为医院的“管家”,周幽心自上任伊始,兢兢业业投身于全院的医疗工作中,从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医院整体的运行,从医疗水平的提高到医患纠纷的处理,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辛勤的汗水终究会浇灌出硕果,附一院各项医疗指标名列全省前茅,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他本人则被推荐作为省卫生厅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
鲜花和掌声代表着荣誉,荣誉更是一份肩负的责任。2003年4月21日凌晨1时,在苏大附一院的发热诊室里,一位来自北京的67岁游客被初步怀疑为非典疑似病人。尽管当时全国抗击非典的警报已经拉响了18天,但是,当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例非典疑似患者被送到医院时,突然而至的疫情使所有医护人员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既不是呼吸科也不是传染科的医生,他原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但是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激励着他,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呼唤着他,作为附一院医务处长,农工党员周幽心教授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一线工作,第一时间接触了病人,分担了院领导的重任,指挥隔离抢救;在疑似病例被确诊后,他又同省市专家会诊,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在病人强烈要求回北京治疗,心理不稳定时,他亲自向病人进行解释,安慰病人波动的情绪,使其配合医院的治疗,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病人得以康复出院。
回忆起当时面对非典疑似患者的情形,周教授谦虚地表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是人民不会忘记那些在抗击SARS战斗中身先士卒、克尽职守的白衣天使,不会忘记那些为战胜非典而甘冒生命危险、贡献自己力量的医护工作者,在非典疫情被扑灭后,周幽心教授被授予农工党中央抗击SARS先进个人和苏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真心实情参政为民
身兼数职的周幽心教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然而他还不忘自己是一名省政协委员,是农工党苏州市委副主委,是全市1200多名农工党员的代表,他像对待患者和学生一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党派工作,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
多年来,外来人员生存状况特别是医疗卫生状况一直令周教授深感忧虑,尤其是担任医务处长后,接触到许多贫困的外来人员,小病忍,大病拖,本来可以治愈的病人最终不治。作为一名农工党员和政协委员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周教授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无法漠不关心。本职工作繁重,他挤出休息时间在医院、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与外来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充分搜集资料。白天无暇写稿,他背着手提电脑回家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奋笔疾书,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在调研报告初步成型后,他征求市委等多方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建立城市外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提案并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建议建立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城市外来人员医疗保障基金和由保险公司管理的城市外来人员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为外来人员就医难的问题提出富有操作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得到政府的重视,受到省内外各家媒体的关注。当我询问起草提案的初衷时,周教授憨厚地笑道:“我不能看着农民工兄弟为城市建设出力出汗,得了病却没有人管,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时光匆匆,对周幽心而言,留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