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忘记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谁能忘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生和患者的命运紧紧相联。我们再次看到了医者的可贵,他们用自已的生命,挽救着人民和国家的生命。
陆重琳同志就是从这场战役中走出来的医生,她带着微笑自信地说:“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经历磨练不断提高,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活着就是一种挑战!是它让我懂得平凡就是幸福,奉献就是美丽!”从这一刻起,陆重琳同志为自己设定了新的起点,开始了又一轮的挑战。
2003年11月,陆重琳在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凭着对医疗事业的责任感和较高综合素质,积极参与竞争上岗,勇敢接受考验,最终获胜,集医务处、科教处、门诊部、医保办四个部门负责人于一身,在医疗行业实属罕见。从此,陆重琳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陆重琳积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她定期主持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保管理小组及科主任例会。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整改,主动提供高效能的贴身、贴心服务。她积极推动形成医疗管理部门为业务部门服务、医技科室为临床一线服务、医生护士为病人服务的完整服务网络。
她为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取得高质量医疗效果,实施相应的管理,主持编写了《江苏省医师三基培训指南》传染病分册,还完成了《南京市第二医院医疗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为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在遵守医院规划、保证实际需要、兼顾全局平衡的原则下,提交了《南京市第二医院临床、医技中层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南京市第二医院临床、医技各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创新门诊管理,实行门诊、病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强化了院科二级负责、保证医疗全过程的协调统一,真正起到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作用。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医学教研工作,医疗工作量逐年增长。2003年医疗直接产生的经济收入首次超过1亿。医院年门急诊量逐年上升,组织院内申报科研课题60余项,省市级立项18项,完成科研鉴定8项,获奖7项;每年举办省、市级及院内继续教育学习班,组织法律法规全员培训10余批。
陆重琳说:“‘职务’强调的是一种‘服务’,而‘职业’却是需要用一种做事业的心态。”作为一名医师,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基础理论是她一生的追求。
正因为陆重琳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得到各方面的公认,她有很多社会兼职: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省医学会、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委员,省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委员,中国当代医学杂志、现代医学杂志编委等,数数十多个。她还在2004年、2006年两次获得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均排名第二)。
作为农工党员和区人大代表,陆重琳4年来忠实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每一个人大代表接待日都按时等待在社区办公室里,接听电话、倾听民声,一一如实地记录选民的问题、难题。如铁路南街的建设、某房的拆迁等等,及时汇总分类,写成议案上报相关部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社区街道开展义务为选民服务,她一定会亲临现场用自己的医学特长抽时间为选民服务。她还年年为鼓楼区建设建言献策,每年都提交高质量的议案或建议。其中《关于湖南路二次改造的期盼》一文还被选为挹江门街道组代表稿。由于她在鼓楼区人大代表会议上积极发言,在2004年还被评为“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
时至今日,陆重琳已成为院长助理,又面临着政治素养、管理知识、综合能力的挑战。她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把每件事做好、把每个病人治好就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