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医院成为直面疫情的主战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农工党员在一线!他们的身影,忙碌在急诊,疾行在病房,坚守在无影灯下,他们正全力护佑人民健康。
农工党江大附院基层委主委董若凡,阳性在岗,带头支援一线急诊!妇产科康丝丝、肿瘤放疗科赵于天阳性在岗,肿瘤内科杭晓声阳性在岗,B超室范晓芳阳性在岗!还有魏子程,原本是口腔医师,才完成进修任务的他,12月22号就开始支援南院区发热门诊,虽然没阳,但期间感冒头晕低热,仍一直坚持发热门诊在岗。
患者急剧增加、医护人员不断感染等多种因素叠加,医院面临巨大的压力。医务人员超负荷的工作,使命与担当却让所有人义不容辞,即使不幸“阳”了也没有丝毫犹豫与退却,只为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当问他们为什么不休息?回答都是一致的,说:“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也会害怕紧张,但我是医务人员,有我在,我的病人、同事会安心。”
12月24日,一份《江大附属医院成立党员(志愿者)先锋突击队倡议书》刚刚发出,骨科戴涟生、杨志刚就第一时间报名!25日晚,医院就通知开放14东病区,须迅速调配物资、火速集结开展重症患者救治!仅仅一天,病区就处于饱和状态。7-8台呼吸机同时运转,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气管插管、吸痰、输液……整个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随着床位扩充,工作量成倍增长,他们俩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苦活累活冲在前面,戴涟生说:“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科室,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杨志刚说“疫情三年了,始终做到闻令而动、向疫而行,战斗在第一线,多次参与核酸采样、预检分诊等工作。这次通过在重症病房的锻炼,也让我们外科医生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多排些夜班,这样白天还能继续门诊、手术……”
随着阳性患者骤然增多,影像检查需求持续剧增,仅夜间检查量就超200人次/晚。面对严峻形势,医学影像科周江枫取消休息,参加夜间轮值,坚守岗位。15小时的后半夜,就是在咬牙中坚持,始终保持小于20分钟的发报告速度,尽量减少医患矛盾,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依据。同事们看他太辛苦了,纷纷提醒他注意休息。但他却说,现在科室太缺人了,自己还能顶住,多工作一分钟,病人就少等待一分钟。此外,张晟奕、张丽萍、孙传菊等,都忙碌辛劳,还就积极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及时建言献策,得到重视采纳。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当问他们为什么不休息?回答都是一致的:“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也会害怕紧张,但身为医务人员,有我在,我的病人、同事就会安心。”他们说到做到,迅速行动,一起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守好病患“生命线”。
(孙传菊)